10月31日晚,A股三季报披露完毕,时代财经统计了中证四级行业指数电池成分股的30家储能上市公司,以及今年半年报储能相关的主营产品占营收比重达10%及以上的12家上市公司,一窥储能行业的三季度“成绩单”。
500)this.width=500 align=center hspace=10 vspace=10 rel=nofollow/>
500)this.width=500 align=center hspace=10 vspace=10 rel=nofollow/
从营业收入来看,宁德时代(300750.SZ)以2946.77亿元的营收,成为储能行业唯一的千亿企业,其第三季度单季营收已超千亿元。宁德时代表示,公司第三季度销量近100GWh,环比第二季度有增长,储能占比接近20%,公司通过长寿命、高安全的储能电池降低客户的度电成本,提升储能电站的投资回报。
其中,亿纬锂能前三季度营收355.29亿元,同比增长46.31%;归母净利润34.24亿元,同比增长28.47%,其表示该业绩增长受益于新产线开始量产。同时,亿纬锂能在9月的投资者关系活动中提到,公司储能产品单Wh成本有所下降,性能更佳,并坚信5MWh集装箱和大型储能系统是未来市场的主流方向。
在10月25日亿纬锂能业绩说明会上,董秘兼财务负责人江敏透露,公司第三季度储能电池业务出货量环比增长,接近17GWh,同比增长约115.68%。不过其亦提到,公司第三季度动力储能电池的产销比约90%,产略大于销。
除了上述储能电池行业的30家上市公司,还有12家上市公司的储能相关业务对业绩有较大的贡献,其中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均同比增长的企业达7家,光伏的相关上市公司业绩表现突出。
其中,上能电气(300827.SZ)今年上半年储能双向变流器及系统集成产品的营收占比达37.55%,其前三季度实现营收33.11亿元,同比增长210.59%;归母净利润2.08亿元,同比增长359.04%。
而阳光电源(300274.SZ)的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也超100%。其前三季度营收高达464.15亿元,同比增长108.85%;归母净利润72.23亿元,同比增长250.53%。对于营收大幅增长,阳光电源表示主要系光伏逆变器、储能业务及新能源投资开发收入增长所致。
储能行业处于快速扩张阶段。10月30日,国家能源局新闻发布会数据显示,2023年前三季度,全国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1.72亿千瓦,同比增长93%,占新增装机的76%。截至9月底,全国可再生能源装机已超过火电装机。
根据CNESA DataLink全球储能数据库的不完全统计,2023年9月,储能EPC中标均价1407.47元/kWh,同比下降25%,环比下降8%;储能系统中标均价993.01元/kWh,持续下行,2小时磷酸铁锂储能系统最低中标价格跌破900元/kWh。
对此,上海钢联新能源事业部分析师常柯对时代财经表示,主要是目前产能增多,企业竞争加剧,电芯价格下行。储能电池轮番“价格战”,招投标价格频现低价,跌向0.5元/Wh。
“价格战往往伴随着产能过剩,2023年以来,规划储能电池及系统总计扩产产能超900GWh,企业整体开工率偏低,部分新进入者产能一再扩张,导致电芯价格一降再降。”常柯说。
关于目前储能行业的供需情况,常柯表示,5-6月国内储能需求高增,6-7月储能抢装潮,上半年已充分备货,9月开始有减产去库迹象;美国储能由于并网时间长、利率高,部分项目延期,增速微下调至50%;欧洲户储仍在去库,导致部分出口订单缩减。
而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认为,观察二级市场储能类企业的CNESA储能指数9月表现弱于同期创业板表现,这反映了市场对储能行业,尤其是电池相关企业产能过剩、盈利情况下降的担忧。储能锂电池市场正式进入0.5元/Wh(不含税)时代,下游储能系统价格持续下跌,一线厂商和二三线厂商的价格差也在缩小。
如在上述营收“百亿级”电池企业中,欣旺达前三季度实现营收343.19亿元,同比下降6.19%;德赛电池(000049.SZ)则是营收和净利润双降,降幅分别为10.52%、40.16%;孚能科技归母净利润更是亏损15.63亿元,亏损幅度进一步扩大。
从欣旺达的半年报可以看出,新崛起的储能系统类产品营收虽然同比大幅增长152.06%,但毛利率同期下滑2.56%,比消费类电池的毛利率同比降幅(1.50%)更大。
孚能科技表示,增收仍亏损主要原因之一是动力电池行业产能释放且竞争加剧而导致毛利率下降,而公司三季度的营收主要还是以动力电池的销售为主。不过其也提到,公司目前在开发储能相关的产品,也有相应的储能生产基地,如有后续明确的进展会及时更新。
不过,常柯认为,(储能)市场整体表现供应过剩,2023年全球需求预计100GWh,但供应超过200GWh;国内需求预计装机约40GWh,供应超过150GWh。因为产能扩张速度明显大于需求增速,未来仍将会陷入价格战。未来储能行业势必会经过充分竞争环境,集中度提高,部分产能淘汰出清这一系列过程,随之带来的是供需不平衡造成的价格频低。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