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骗子”一直是人们深恶痛绝的对象,为了达到短时间内骗取大量钱财的目的往往不择手段、不计后果。以前的骗子只能通过较为单一的途径诈骗,比如敲诈、电话诈骗等等,但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骗子的花样也在不断增多,有给老人洗脑、哄骗其购买保健产品的“营销团体”;也有组织庞大、成员众多的传销组织,而被骗的往往是传销者的亲朋好友;还有新型的大规模电信网络诈骗,严重损害着人们的信息财产安全。
骗子选取的诈骗对象通常是文化程度不高的老人或农民,目前就有一种新型的骗局正在席卷农村,老人们意识到自己上当受骗后已经追悔莫及。
骗子们不断翻新着诈骗技术,穷尽各种方法套路老年人群体。很多骗子借着换煤气、检查气阀等理由混入居民的家中,他们乔装为工作人员,并配备专门的证件和黄马甲,让很多老年人深信不疑。通常这些“工作人员”会告诉老人检查完毕,煤气需要更换或者提前支付检修费用,并留下一个空号作为联系电话。老人们直到煤气真的用完拨打号码时才发现已经上当受骗。除以换煤气为由之外,伪装成电工、木工相关的技术人员都是骗子常用的伎俩。他们在进入居民家中后以检查电路为借口翻箱倒柜,偷窃财物等等,很多人不知不觉就被偷走了大量现金。
由于老年群体普遍对互联网技术不熟悉,很多骗子会以打电话的形式实施骗局,往往涉及个人信息,容易让人误以为真。即使是很多年轻人对此都疏于防范,何况是老年群体?骗子首先会通过对网上泄露出的个人资料进行搜集,然后以欠款、亲人生病、信息认证等等为由拨打被骗者的电话实施诈骗。在各项信息核对确实后,被骗者通常会深信不疑,进入骗子提前设好的圈套之中。目前电信诈骗已经成为一种主流的诈骗手段,执法部门也在加强行动、严厉打击,国家反诈APP也已经全面推广。年轻人应该提醒父母对陌生号码要提高警惕,不要轻信他人,必要时及时拨打反诈中心的电话或者报警,防止深陷骗子的圈套之中。
还有一种“钓鱼执法”的骗术让老人们深受其害。骗子首先会组织老人参加一些活动,并且赠送鸡蛋、米面粮油等等物品诱惑老年人“上钩”,前几次活动不断加大赠品力度,让老人们享受“福利”,扩大被骗者数量。然后他们再突然以高价出售自己的产品,比如保健品、中草药或者生活用具等等,极力鼓吹功效,甚至以打折、“活动价”等理由进行兜售,最后判断能力薄弱的老年人自然是纷纷购买,让骗子得逞。前些年,大量“钓鱼执法”的案例被曝光,随着国家监管和打击力度的加大有很大程度的改善,不过这样的现象依然存在,因此老年人们还需要保持足够的鉴别能力。
目前很多城市都配备了专门的诈骗鉴别、打击队伍,骗子也无法像从前那样大行其道。然而,相对偏远地区的老人群体仍然是骗子的重点“坑骗对象”,因此更需要提高防范意识。可以定期进行防骗的普及宣传,教老人识别骗子的各种套路,提高防范意识,从而保护财产安全、避免严重的损失。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