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溯智驾汽车行情,2023年十一黄金周以来,订单井喷的华为智选车问界新M7,持续引爆二级市场交易热点,不仅在上市50天时大定突破8万台,行情也外推至智能驾驶产业链每一个细分概念。
关于,在更早的9月,华为Mate 60 Pro新机以技术突破赢得“满堂彩”,使华为第三季度手机销量同比增长37%,也带动上下游产业链景气回升。四季度小米14持续引爆中国智能手机市场,相关概念接力主升浪。
在华为产业链行情汹涌而至的“暴风眼”中心,赛力斯、欧菲光三季度业绩均有改善。2023三季度赛力斯仍在亏损,但旗下问界品牌Q3销量环比增加36.42%,其中M7车型环比增加303%。欧菲光2023三季度扣非净利同环比扭亏为盈,这也是其自2021年初被踢出“果链”后首次同比扭亏,北向资金Q3也对其大幅增仓。
回顾赛力斯在2022年的上一轮大级别行情,同样与问界M7息息相关。2022年5月末,余承东宣布将发布问界M7之后,赛力斯(当时名为小康股份)曾在21个交易日内股价大涨85%。然而首轮M7车型销量在去年高开低走。
今年9月12日,搭载HUAWEI高阶智能驾驶系统“杀”回市场的问界新M7,使赛力斯股价在35个交易日内涨幅达到112%。
回顾过往,赛力斯于2019年开始了与华为的合作。华为与整车的合作模式主要分为HI/智选等三种模式,赛力斯与华为之间的智选车模式为最深度的合作模式。光大证券倪昱婧分析师观点认为,赛力斯在“华为”叙事下,合作提升的亮点在于协作沟通、产品设计方面。且目前合作协调已趋于成熟,智能化核心竞争优势有望持续带动公司与华为合作车型开启强势车型周期。
协作沟通方面,2023年7月销售端华为与赛力斯共同成立销服联合工作组,华为负责销售业务的端到端闭环管理;交付端问界M7已基本实现新车上市即交付,产能爬坡、交付节奏显着提升。
产品设计方面,新款M7五座标准版、六座标准版相较于老款M7标准版价格分别下调4万元、2万元,在智驾版本使用场景拓宽的背景下,车型的空间和安全性方面升级。
2021年初,是欧菲光的“至暗时刻”。2021年初被踢出“果链”后,欧菲光股价一度暴跌,业绩转亏。
而在今年三季度,欧菲光终于见到曙光。9月28日,有消息称,欧菲光摄像头模组进入华为手机Mate 60系列供应链,并占绝大部分份额,包括后置摄像头、前置摄像头、还有指纹模组,单台价值在500-600元。此外,为了保证订单生产稳定,欧菲光南昌工厂增加多条产线业绩发布后,股价更是回升至离开“果链”以前水平。
5432万元,同比扭亏,环比增长1136.73%;实现扣非净利润455.7万元,同比环比扭亏。欧菲光方面曾对财联社记者表示,目前,欧菲光以智能手机业务稳健发展为基础保障,加速发展智能汽车及新领域等创新业务,向产业链上游延伸,开拓新市场,构建智能手机、智能汽车和新领域三大板块的业务架构体系。
王凌涛表示,华为Mate 60 Pro带动了国产手机在高端机领域又进入一个军备开发竞赛的阶段,对于供应链显然是好事,而且华为把更多的资源投入到了摄像头、屏幕、卫星通讯等这些能够与其他品牌机型拉开应用体验感的细分领域,这也为近期华为供应链体系诸如欧菲光、维信诺、华力创通等这些标的能走出独立行情埋下了伏笔。从市场的情绪和反馈来看,这个预期已经逐渐开始延展并且发散:
李沐华表示,国内智能驾驶供应链厂商也将受益于华为生态的崛起。随着EE架构集中化,对核心供应商核心能力要求从全栈整合能力转向根据主机厂需求进行定制化开发和适配的能力;主机厂对于电动化、智能化的需求水涨船高。在这一过程中,国内厂商和海外头部厂商之间的差距被大幅缩小。而随着华为生态逐渐走向成熟,将为国内供应链厂商带来更多参与汽车智能化浪潮的机会。王凌涛表示,在过去的一年半甚至于两年里,有很多行业标的因为需求的下滑、贸易摩擦的全球分割、以及疫情等原因利润不断下滑,下跌超过一年多以上的标的比比皆是,而这种低筹码位置的状况,
。显然,在华为的供应链(包括消费电子端和车载端)中,除了前述的标的之外,还有不少可以继续观察的品种。在华为的供应链的某个细分领域的头部企业,在当下的市场氛围里,还有继续被挖掘和学习的预期差存在。(文章来源:财联社)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