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来,长沙出台和实施政治建设十条措施,实行干部政治表现常态考察和负面清单制度,确保长沙事业发展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
▶十年来,长沙深入实施“党建聚合力”工程,扎实开展党建政治领航、培根铸魂、强基赋能、和谐善治、同心聚力、清廉长沙“六大行动”。
打造“长沙大讲堂”学习平台,持续深化“我为群众办实事”,推动248家中小学校实行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成立产业链党委22个,打造128个快递外卖小哥、货车司机等新就业群体“红色之家”
近年来,长沙针对9大类新就业群体的服务需求,聚合各方资源,在街道社区、楼宇商圈、新就业群体协会驻地等区域,打造了272个“红色之家”,让全市40余万新就业群体心中有“家”、随时回“家”,不断扩大党在新就业群体中的号召力、凝聚力、影响力。
依托“红色之家”建设,“线点面”结合推进新就业群体组织覆盖。把党委建在行业协会,依托快递外卖、网络作家等协会成立8个党委;把党组织建在互联网平台企业,推动总部在长沙的天鹅到家、兴盛优选等企业建党委,分支机构、基层网点建党支部47个;把党支部建在新就业群体聚集区,在每个“红色之家”设立流动党员报到站,成立新就业群体流动党支部120个,将3200余名流动党员纳入有效管理。
出台失实检举控告澄清办法等,累计为1800余名受到不实举报的干部澄清正名,在全国率先发布为担当者担当案例通报。
开展粮食购销、医保社保、惠民惠农财政补贴资金“一卡通”“雁过拔毛”等专项整治,严肃查处群众身边腐败和不正之风。
走进长沙政务服务大厅,投诉举报电话号码醒目地张贴在大厅各个位置,“办不成事”投诉窗口专人受理群众意见建议
“真是太感谢你们了!”长沙一家新材料科技公司负责人在获得科技重大专项支持时十分感慨。原来,在申报期间,该公司由于人员调整导致上传数据明显与实际不相符。工作人员审核时发现了这一问题,第一时间把申报资料退还,及时告知退回原因,并耐心指导正确填写申报资料,以优良作风助推重大科技项目建设。
审批严格、服务温暖,在重大项目管理的“严”与“松”中,越来越多的优秀项目得以脱颖而出,越来越多的科技成果得以顺利走向市场。
“老百姓关心在哪里,重大项目在哪里,审计就跟着走、跟着上、跟着审。”市审计局按照“清廉机关”建设要求,聚焦营商环境优化开展审计工作,持续加大对教育、医疗、养老等重点民生领域以及重大民生项目落实情况的审计力度,助推民生实事项目建设。
长沙市直机关工委以“营商环境是否优化”检验清廉机关建设是否合格,以“清廉机关”建设推动服务行为规范、服务模式创新、服务效能提升,实现群众满意度、企业信任感倍增。#嘉宾连线#
引导统战成员参与同心美丽乡村、同心社区建设;引导民营企业家参与“万企兴万村”;欧美同学会“海归小镇(长沙智能制造)”在全国第一个获批并实际运营。
如今,泰嘉产品出口到德国、美国、意大利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成为工信部认定的制造业单项冠军培育企业,并成功上市。
长沙人才总量达280万,全市中高端人才净流入率居全国前三长沙“人才吸引力指数”跃居全国第十、中部首位。
截至目前长沙认定ABCD类高层次人才2838名,支持154家企业自主认定紧缺急需人才191名。
2017年以来,全市发放国内高校毕业生租房和生活补贴120.81万人次,人才购房补贴发放1.36万人次、5亿元,支持海外专家引智项目309个、3490万元
设立青年人才驿站,让来长求职人才免费拎包入住;协调金融机构投放“优才贷”,全力为企业和人才排忧解难。
在4月28日召开的市委人才工作会议上,长沙重磅发布《长沙市争创国家吸引集聚人才平台若干政策(试行)》,从7个方面提出45条具体措施。6月24日,长沙人才政策“升级版45条”配套实施办法发布会召开,会上发布26个配套实施办法。践行“人才强市”战略,来真的、干实的,就是要真抓实干成就人才,助力人才破壁出圈。
长沙成为全国第四个正式获批海归小镇的城市,这是中部地区首个海归小镇。而海归小镇择址的大泽湖片区也成功“出圈”。
9月13日,欧美同学会海归小镇(长沙智能制造)揭牌在湖南湘江新区揭牌,这是全国第一个正式运营启动的海归小镇。眼下,海归小镇正按照“一镇辖两区”的总体思路,建设洋湖先行区和大泽湖核心区两大片区,铺排基础设施配套项目33个、总投资151亿元,引进15个世界500强、上市公司、行业龙头项目和5642名留学归国人才。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