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市党代会报告提出:“硬实力让城市强大,软实力让城市伟大。城市既要有筋骨肉,更要有精气神。”软实力就是城市的精气神,但精气神不太容易量化,请问济南市如何把这个不太容易量化的领域具象化,进而去推进提升?
于海田:济南市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把城市软实力提升与文明城市创建有机结合起来,积极创建全国文明典范城市”,这是着眼长远发展、增强城市竞争力、顺应全市人民期待作出的重要工作部署。
城市软实力不是自然而然形成的,也不是一朝一夕之间就能塑成的,必须有历史耐心,保持战略定力,在充分尊重城市发展规律、做好战略谋划的基础上,制定阶段性目标任务,持续发力,步步为营,久久为功,不断取得新的成效。
基于此,我们坚持把顶层设计、逐步推进和统筹兼顾结合起来,通过项目化、工程化方式来提升城市软实力。具体做了三个方面工作:
一是强化顶层设计。制定出台《关于提升城市软实力创建文明典范城的实施意见》,明确围绕提升“核心价值引领力、城市文化驱动力、公益志愿感召力、城市品牌影响力、城市创意创新创造力、公共服务保障力、开放沟通向心力、宜居宜业宜游吸引力、社会治理协同力、城市形象传播力”等十个方向来谋篇布局,将文明典范城市创建200多项测评标准融入其中,明确了42个市直部门的56项具体任务,具有很强的实操性,也对应了文明典范城市的标准,努力为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创建提供济南样板、济南模式。
二是项目化落实推进。去年我们制定了《“提升城市软实力 创建文明典范城”项目清单》,确定了146项实事项目,以项目清单形式明确每一方面的建设任务,进一步实化细化工作举措,明确相关责任单位,明晰推进时间节点,确保事事有人抓、办得好、能干成。
三是推出系列创新举措。建成全省首个区域性国际传播中心,成立网络名人巡访团、泉城推介官、网络泉城代言人队伍,创新打造“泉城发布厅”“理响泉城”等宣传品牌,精心策划开展“东亚文化之都”济南活动年百场活动,推出《三泉溪暖》等一批文艺精品,齐长城国家文化公园等重大文化项目开工建设。
另外,与北京大学共建北京大学城市软实力研究院,以建设国际一流的城市软实力研究基地和高端学术对话交流平台、助推济南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为目标,打造引领全国提升城市软实力的核心引擎和示范样板。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