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特推: 如果爱可以升华这样理解正确吗?
搜索:
您的位置: 主页 > 建造师查询 > » 正文

上海率先試點中醫按療效價值付費首批確定22個病種22家醫院

浏览: 1365 次 来源:网友供稿

  人民網上海8月23日電 (龔莎)近日,上海市醫保局、市衛生健康委、市中醫藥管理局、市財政局印發了《關於開展中醫優勢病種按療效價值付費試點工作的通知》,以中西醫同病同效同價為原則,按照“優勢突出、臨床成熟、療效確切、安全可控”的原則,確定“肛癰”等22個中醫優勢病種作為第一批試點病種開展按療效價值付費試點,並選擇上海市22家中醫、中西醫結合醫院作為首批試點單位。試點病種以中醫病名命名,以體現中醫藥特色,分別涉及骨傷、肛腸、兒科、皮科、婦科、針灸、推拿以及心腦血管病、腎病、周圍血管病等上海市中醫臨床優勢領域,其中既包括如混合痔、頸椎病等常見病,也包含疑難危重和復雜性疾病,如休息痢(西醫診斷為潰瘍性結腸炎)、風溫病(西醫診斷為膿毒血症)等。

  在明確試點病種的中西醫診斷標准、出入院標准、住院診療規范、中醫主要治療技術等基礎上,參照DRG(疾病診斷相關分組)/DIP(區域點數法總額預算和按病種分值)結算管理,合理確定病種支付標准並實施動態調整,合理體現中醫藥技術勞務價值和醫保基金使用效率。

  同時,上海在全國率先提出按療效價值付費模式,以發揮中醫藥臨床價值為導向,探索以績效評價為核心的醫保支付方式改革,並制定了試點病種按療效價值考核的指標評價規則、數據採集及績效支付辦法。在績效評價設定方面,一方面對每個試點病種設定中醫藥服務量和服務技術使用率等中醫內涵指標,另一方面,以臨床價值和臨床療效為指標,對一些疑難危重疾病,則分別以臨床改善率、保肢率等作為績效考核指標,充分體現中西醫同病同效的原則。

  上海市醫保局副局長曹俊山表示,近年來,上海按照國家相關要求不斷深化中醫藥價格和醫保政策改革舉措,建立並完善符合中醫藥特點的醫保支付激勵機制,加快構建支持中醫藥特色發展的多元支付體系。探索開展中醫優勢病種按療效價值付費,是上海中醫藥傳承創新高質量發展的需求,也是鼓勵醫療機構發揮中醫藥特色優勢、推動中醫特色專科專病可持續發展的需要,更是廣大患者獲得優質中醫藥技術和方法的需要。醫保部門將與衛生健康、中醫藥管理部門加強試點工作的評估考核,逐步擴大試點病種和試點機構范圍,鞏固提升中醫藥特色優勢。

  上海市衛生健康委副主任、市中醫藥管理局副局長胡鴻毅指出,上海醫保支持中醫藥改革發展,遵循中醫藥發展規律,傳承精華,守正創新,加快推進中醫藥現代化、產業化。上海將在十四五期間著力建設“國家中醫藥綜合改革示范區”,聚焦影響中醫藥高質量發展的核心問題、關鍵環節,轉變發展觀念、創新體制機制、強化價值導向、促進轉型融合,構建“規劃引領、內涵導向、系統評價、多元激勵、提升能級”五位一體的中醫藥高質量發展“制度鏈”。建立並完善符合中醫藥特點的醫保支付激勵機制是示范區建設的重點任務之一。上海中醫優勢病種按療效價值付費試點工作是一次揭榜挂帥,是醫保支持和促進中醫藥發展組合拳的重要支撐。首批試點的中醫優勢病種均來自於上海中醫臨床優勢領域,且中醫特色鮮明,診斷明確,能充分體現中、西醫治療的差異點和中醫在疾病治療環節中的獨特作用和優勢。通過開展中醫優勢病種支付方式改革,同時也是為上海市中醫臨床重點專科(學科)建設賦能。

  人民日報社概況關於人民網報社招聘招聘英才廣告服務合作加盟供稿服務數據服務網站聲明網站律師信息保護聯系我們

关键词: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 - 广告合作 - 网站留言 - 联系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