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企拿地趋于保守,有点子弹的在苏锡常地区也会优先考虑苏州,能照顾到无锡都算雨露均沾,反正怎么轮也轮不着常州。
2021年,常州市土地出让金收入共1225.6亿,比苏州少近700亿,但比无锡多了约50亿。
到后工业化时期,它在产业转型与人才吸引力上明显不及周边的大佬,“苏锡无常”的调侃说的就是这个情况。
2021年,苏州和无锡的经济体量分别达到2.27万亿和1.4万亿,唯独常州保持在9000亿左右。
其中,天宁区约23900元/㎡、钟楼区约20400元/㎡、新北区约20000元/㎡、武进区约19400元/㎡。
常州主城四区均价与无锡主城区大致持平,与苏州主城区(工业园区除外)的价差不过5000-6000元/㎡。
常州本地人口约535万,截至2021年底,常州的城镇化率已经高达72.5%,本地购买力增量空间十分有限。
根据六普和七普数据计算,常州10年净流入人口约68.6万,远远少于苏州的228万和无锡的108.9万。
存量房交易阶段性冻结后,自住客与周边城市涌入的投资客被迫转为长期持有,客观上最大程度上杜绝了集体抛售的可能。
但如果你直把常州当作三线城市,拿份稳定的收入,过过小日子,那它的区位可真是天花板一般的存在!
电力设备、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信息产业和装备制造业为这座只有535万常住人口的城市贡献了大量中产家庭。
2021年,常州的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56897元,超过了全国绝大多数省会城市,近年来常州房价5-8%的稳定涨幅便由此而来。
选择高端改善新盘的客群,可以重点关注文化宫、新市府、怀德、湖塘老城这类均价25000-30000元/㎡的板块。
整体来看,上述板块在配套、界面及通勤便利度方面普遍短板较少,且大多有市场与口碑双丰收的改善盘支撑。
预算20000-25000元/㎡的家庭,可以优先考虑青山桥-红梅、清凉-丽华、恐龙园、凤凰新城、勤业-花园。
几处新贵住区,要么是近年有改善盘陆续入市坐实价格体系,要么是近年板块供地持续发力推动了配套和界面改进。
预算在20000元/㎡以内的刚需家庭,可以优先关注清潭路、新龙、龙虎塘、兰陵、飞龙、钟楼开发区等板块。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