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特推: 如果爱可以升华这样理解正确吗?
搜索:
您的位置: 主页 > 建造师查询 > » 正文

周立波不幸染病在京逝世把一生积蓄捐献国家妻子瞬间泣不成声

浏览: 1365 次 来源:网友供稿

  他是一颗闪耀璀璨的明星,用皎洁的星光照亮了一代人的精神世界,他远远挂在天边,用一支笔,蕴藏着温暖人心的力量,挥毫出指引人民前进的道路。一生爱国的他,去世前仍不忘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一代文豪就此陨落,他的文字却牢牢刻在我们心中。乡土文豪,挥笔纵情

  周立波,原名周绍仪。1908年,周立波出生在湖南一个美丽清秀的乡村,自小在农村中长大的他,培养了浓厚的乡土气息。因为他常常描写农村生活,文字中洋溢着亲切的农村气息,所以有乡土作家之称,极具文采的他还曾被誉为描写农村生活的四大名旦和四杆铁笔之一。

  周立波出生在一个私塾教师家庭,知识分子的家庭环境给予了周立波浓厚的文学底蕴。他学习先进知识,追求思想进步,喜爱新文学。从青年时代开始,就热烈地追求真理和自由,出于这种崇高的信念,他甚至给自己改名为liberty(自由),谐音立波。

  他很早就去上海读书,但繁华的大都市并没有让他忘记乡下淳朴与自然的生活。相反,大城市的热闹让周立波更加怀念自己的家乡,那个遥远的小乡村,自然风光、乡土人情都让他念念不忘。也因此,周立波创作出了大量的乡土文学作品。

  20岁的时候,周立波就开始了文学创作,他的大部分作品都是建立在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想之上,其中最著名的作品是长篇小说《暴风骤雨》,因为这篇小说,周立波获得了许多好评,甚至还获得了斯大林文学奖学金,这个奖项是那个时代对作家的最高奖赏和肯定。后来小说被改编成了电影和电视剧,也获得了一大波认可。

  1935年,周立波成为了一名党员。入党之后,他成了作家协会的一名骨干。在那个祖国处于水深火热的时代,他和其他中国人一样,为祖国做着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一心一意为祖国做奉献。艰苦卓绝的年代,周立波的文字给许多人带来了心灵的慰藉,让大家看到了希望,看到了朝气。

  周立波爱祖国,爱的热烈,爱的深沉。他曾经离开自己的舒适圈,去作战前线成为了一名战地记者。哪里需要他,他就往哪里去。随时可能会牺牲生命的高压下,周立波除了把第一线的情况及时汇报之外,还利用空余时间进行文学创作。这些走南闯北的经历。让周立波积累了丰富的文学素材。

  有一天,他只吃到一片生南瓜和一个生辣椒。在紧凑的休息时间,连年轻的战士都承受不住,不禁酣然入睡的时候,周立波仍然在坚持工作。他经常在昏黄闪烁的油灯下,以膝为桌,写下每日发生的事,作为战斗日记。

  在鄂南樊湖,他一个人起草,写稿、编辑、刻印《解放》小报,主动担负起了《解放》小报的全部编辑、出版和发行工作。无论环境多么恶劣,形势多么紧张,周立波都没有一声抱怨,部队走到哪里,他就默默地把真理的声音传到哪里。

  小报内容丰富充实,文章形式灵活生动,出版快速及时,深受战士们喜欢。看小报成了战士们在辛苦劳累过后的休闲******时间,看看小报,总会觉得自己心间又充满了力量,得以片刻放松。

  然而这样一位有理想,有抱负,而又有深厚的文学底蕴的作家却在1979年9月25日不幸染病在北京逝世。他这一生敏于观察,文字极具表现力,以深刻的创作思想和真诚的笔调记录了鲜明的时代特色,推动着无数人进步。

  去世之前,周立波仍然难以割舍爱了一辈子的祖国,他叮嘱妻子,在他死后,将所有的资产都捐给国家。妻子瞬间泣不成声,这样一位为一生为国操劳、奉献的人,为人民提供精神食粮的人,在离开这个世界的最后一刻决定把自己的遗产捐献给了国家。

  周立波一生的积蓄约有八百余元,都是以前作品稿费或是文学获奖所得,他这一生勤勤恳恳,勤俭节约,却在去世前,将一生所积都捐献给了国家,妻子对周立波的离去悲痛万分,但仍然忍痛替他完成了遗愿。

  善于思考,热爱观察的周立波将生活中体验到的点点滴滴,转化成具有文学色彩的语言,将辛酸且忧郁的人民苦难反映出来。他的观点鲜明,描写祖国的河山大川不乏恢宏之气,却也粗中有细,作品中不乏生动精致、引人入胜的描绘。周立波的精神和情感似乎在文学作品中得以合而为一。

  作为一名杰出的作家,周立波坚持投身于伟大的时代激流,扎根于人民生活的沃土。他不仅走南闯北,更善于与人民群众交谈,为人民群众说话。周立波从不认为自己跟普通群众有什么区别,常常虚心倾听广大读者和评论家的意见,不断地探索创新,追求艺术的极致。为了不落后于时代前进的步伐,适应人民群众多种多样的审美需求,他认真思考,潜心研究,努力呈现最真实的作品。

  在一次次的创作之中,周立波发现自己的艺术天堂在农村,只要写农村,他就能获得外在和内在的双重自由,获得精神的舒适与升华。他灵活运用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与此同时,源源不断地学习外国文学的优秀之处。古今中外,新旧结合,取其精华,去其糟粕,逐步建立起个人独特的文学风格。

  周立波先生走得悄无声息,恰如他来时一般。他用不经意的文字,传递给我们前行的力量,滋润我们时如雨入土壤,润物细无声。而先生身体力行,用亲身给我们做榜样,至死不忘忧国的风范又有几人能与之相提并论?他是黑夜的一束光,是乌云密布下的一寸阳,是沼泽里开出的一朵坚韧之花!

关键词: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 - 广告合作 - 网站留言 - 联系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