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金森病中老年人是常见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我国春秋大于65岁的人群中,约1.7%的人患有帕金森病,初步估算我国的帕金森病人数约310万,估计到2030年,中国帕金森病患者将激增至500万人摆布。目前帕金森患者次要以药物、康复等对症保守医治为从,可较好地改善患者糊口。但对于终末期帕金森患者来说,目前保守医治结果仍不抱负。近20年来,脑深部电刺激术(脑起搏器)已普遍用于医治帕金森等活动妨碍性疾病,堆集了丰硕的临床使用经验,显着改善了帕金森患者的糊口质量。
帕金森常有常常有4个症状:静止性震颤、肌强曲、活动迟缓以及姿态步态妨碍。肢体的静止性震颤是帕金森病的特征性症状,震颤的频次大约是4~6HZ,其他好比:面具脸、小字征及慌张步态或前冲步态等,也是帕金森病的典型特征。当起头呈现这些症状后,需要到神经内科帕金森病专病门诊就诊,由大夫进行察看、诊断及辨别诊断,最初才能确定能否是帕金森病。
帕金森病持久以来都是依托药物来医治,现正在有了多种多样的医治方式。出格是脑起搏器手术医治为泛博的帕金森患者送来了福音,那是不是所有的帕金森患者都能够进行手术呢?起首明白的是,手术医治是药物医治的一种无效弥补手段,此中手术最主要的是精准把握脑起搏器植入的机会,如许才能科学合理、积极地医治。帕金森病晚期,药物医治常常能够取得优良的结果,此时没有需要去实施手术干涉。此外,有多种疾病能够表示为雷同帕金森的症状,但它不是帕金森病,例如帕金森迭加分析症,手术的结果就欠好。因而,正在帕金森病确诊并医治5年摆布,当药物疗效削弱,服药后症状改善时间缩短后,能够考虑手术医治。别的,跟着帕金森病程的进展,患者服药的剂量及药物品种显着添加,有的帕友吃药后的副感化比力大,例如呈现了异动、开-关现象等,这也是手术干涉的最佳时间。
近年来,有两项研究脑起搏器医治帕金森病的持久(10年以上)疗效进行了随访并系统阐发,供给了有说服力的谜底。对于中晚期帕金森病患者,最危险的活动妨碍是屡次颠仆,可能形成骨折、外伤、卧床、住院、传染等并发症。植入脑起搏器10年后,可将复发性颠仆的风险显着降低了43%。这种风险的降低是脑起搏器长时间改善帕金森病活动症状的成果。此外,帕金森病患者呈现幻觉、错觉等精力症状,可诱发患者非常行为,显着添加看护者承担。植入脑起搏器能够将中晚期帕金森病患者发生幻觉等持续性精力症状的风险显着降低74%。植入脑起搏器10年后患者的对劲度仍然较高,92.5%的患者对DBS感应对劲,75%的患者认为DBS仍然能够无效改善症状。DBS能够供给持久的症状缓解,病并使很多帕金森病患者正在植入脑起搏器十年后仍然维持较好的日常糊口质量。
2022年6月15日起,上海市脑起搏器手术施行新的医保政策。脑起搏器手术正在新的医保报销政策下,调整为按比例领取,由参保人员先本人领取总费用的20%,剩下80%的费用再按照根基医疗报销划定领取。例如最高设置装备摆设的手术的总费用为27万元,对于城镇职工医保患者来说,患者仅需自付5.4万元,医保领取21.6万元;新农合的患者,自付12万元,医保领取15万元。这个是最高设置装备摆设的例子,若是是其他设置装备摆设,患者的承担总额更少了。此外,这个政策对于外省的患者来说,只需开通了医保异地领取,同样享受。因而,正在医保政策支撑下帕金森患者手术医治费用比之前大幅降低,每个帕友都能享遭到先辈医疗手艺对糊口质量的改善。
综上所述,脑起搏器能够显着改善帕金森症状,并间接减轻医治帕金森病等神经精力疾病的药物惹起的副感化,降低用药量,曾经普遍被临床承认,为泛博帕金森患者带来新但愿。但值得留意的是,脑起搏器术前仍需要进行切确、细致的临床评估,如许才能获得术后对劲结果。
中国中西医连系神经外科专委会委员,上海市中西医连系神经外科专委会副从任委员,上海市医学会神经外科专委会肿瘤学组副组长,上海市医师协会神经外科专委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神经修复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世界神经外科协会联盟会员
率领同济大学从属同济病院神经外科正在2019年度中国病院科技量值(STEM)神经外科专科分析排名中进入前十,位列上海第二,全国第九名
以第一或通信做者颁发SCI论文30余篇,此中外行业顶尖杂志《Neurosurgery》颁发论文2篇;第一或通信做者颁发中文论文40余篇。承担了并完成了10余项国度及省部级科研项目,基金共1000余万元。获得国度及省部级科技功效奖7项,第一完成人获得省部级科技功效奖2项
擅长各类颅脑肿瘤、颅脑外伤及功能神经外科,出格是帕金森病、肌张力妨碍、特发性震颤、梅杰分析症等疾病的脑深部电刺激(DBS)手术医治。以第一做者共颁发SCI论文9篇,中文焦点3篇。以第一发现人获得国度发现专利1项,新型适用专利3项。掌管国度天然科学基金1项,参取国度天然基金1项,上海市天然基金2项。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