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5年夏,奉系军阀首领、“东北王”张作霖率领军队打进北京,自称大元帅,成为了当时中国实际上的统治者。在一次日本访团宴会上,应代表团团长要求,张作霖题字:天理人心,写完后,又在角落处题上落款:张作霖手黑。
一旁的副官见状,顿时就看出了不对劲,照理说,落款应该是写“张作霖手墨”才对,凑到张作霖耳边,轻声提醒他写错了。不料,张作霖却只是笑了笑,随即说道:“没错,就是手黑!”
看到副官一脸懵圈的模样,张作霖随即解释道:“日本人想从中国人手中掠夺土地了,我就是故意将‘墨’字写成‘黑’字,寸土不让,他们休想从老子手中夺走一寸土地!”
这是关于张作霖广泛流传一个段子,也正是由于这个段子和他的死因,张作霖也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被看做是民族英雄一般的存在。但身处乱世,东北匪王和日本人之间的恩恩怨怨又怎么会是如此简单的“非黑即白”。
张作霖原是土匪首领,三十而立之前,都是作为名不见经传的混混存世。1904年,日俄战争爆发的时候,张作霖被日本以俄国间谍罪名抓捕并要处死,恰逢日本陆军参谋田中义一来前线视察,机缘巧合、感觉张是“可造之材”,有意释放他。于是,张在“愿为为皇军效力”的誓约书上按了手印。此后,协助日本军队作战、当向导、提供俄国情报,跟满铁合作,把鞍山等地区的铁矿开发权以中日合办的名义卖给日本,换取日本提供的军火,这都不在话下。靠着八面玲珑、左右逢源的处世手段,土匪头子在帝国干妈和政府亲娘的夹缝中求生存,一路从清朝地方保安队队长起步,后又获得北洋政府袁大总统的赏识,竟迈入了国家体制高层内。
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队乱的一逼,打成一团。可是在那个各个军阀头子都穷的揭不开锅的年代,不抱外国人的大腿,怎么组织打仗这么燃烧经费的事儿。因此,直系背后站着美英两国,皖系背后站着日本,这些军阀头子也都演变成了外国势力在旧中国的代理人。
军阀混战前几年,善于“坐山观虎斗”的张作霖,其实是没啥大动作的。那些年他的目光主要聚焦在本地盘上的其他头领,窝里斗一番后,顺利拿下吉林等地,1918年9月被北洋政府任命为东三省巡阅使,控制了奉、吉、黑三省,成为奉系军队首领,成了实至名归的东北王。
说实话,日本人一开始在局势不太清楚的时候对张作霖是那种不冷不热的中立态度,后来随着张作霖的势力不断发展壮大,事情逐渐量变,质变发生在1927年。这一年,张作霖自封北洋军政府大元帅,坐镇北京、行使民国统治权,名义上成为民国最高元首。登上人生巅峰的张元首,野心膨胀,开始想着手调整这些年和日本的关系。加上那个年代流行一种“以夷制夷”的外交处理思路,说白了,就是引入一堆列强啃肥肉,这样大家都抢着吃甜头,谁也别想独领风骚。按照这种思路,加上过河拆桥本就是张的拿手好戏,他开始更加疯狂滴引入英美资本,还邀请英国、美国的财阀集团到东北去投资,买美国的原料来修东北的铁路,聘请美国的经济顾问啥的,想用他们来制衡日本,别让日本在东北一家独大。一顿操作下来,日本人也看明白了,老张要翻脸不认人啊,首相慌忙派人去面见张作霖,想要向他施加压力,要继续在东北地区修建七条铁路,要履行二十一条中的满蒙实权,要之前的千万借款......总之就是,能要啥就要啥,趁着你还没撕破脸,更待何时。这时,老张体内的土匪DNA又动了,假借着生病一拖再拖、闭门不见,耍起了老赖,时间久了,也就惹恼了日本人。
在历史长河中,有许多大事其实不是政治上层谋划的,因为核心领导人物之间往往利益纠葛千头万绪,都讲究个买卖不成仁义在,做人留一线、日后好相见,所以谋划大事时,牵绊多、决定难下。但惹怒了“光脚不怕穿鞋”且被打了鸡血的人,就容易出不可控的大事,中国不是有句老话叫“阎王好见,小鬼难缠”嘛,接下来咱们要讲的着名的皇姑屯事件就属于这一类。
1928年夏季以后,为了躲避南方国民政府北伐的锋芒,张作霖决定返回东北老家。这个时候,一个名叫河本大作的东北关东军参谋和老张积怨已久,不由地蠢蠢欲动、想着干脆炸死他,趁着东北群龙无首、山头林立,自己干票大的,还能在日本国内邀功升职加薪。对,炸死老张的人的地位就是这么卑微,有点军畜的人社。如果大家还是不理解,可以去看看大V九边老师的精彩解读:“炸死张作霖的那个河本大作,他就相当于驻韩美军的一个上尉。连长觉得炸死这个韩国的负责人是对美国有利的,所以他就叫了几个小伙伴儿去做了。”于是,在天皇、首相、军部完全不知情的情况下,1928年6月4日凌晨5点23分,当张作霖的专列经过皇姑屯三洞桥时,早已埋伏在此的日本关东军迅速引爆了桥下埋设的炸药。伴随着一声震耳欲聋的巨响,张作霖瞬间被炸飞十余米,生命也永远定格在了那一刻。
客观地说,不管是出于匪气也好、爱国也好,张作霖对日本人是抵制的,只是形势所迫,在他的谋划中,日本只是可供利用的一枚棋子。在他权力达到顶峰时,此番统筹谋划,运筹帷幄,也就是自然而然的事。但经历了大江大浪的一代枭雄,却在小阴沟里翻了船,留给后人的,可能也只能叹一声“人算不如天算”吧。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