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特推: 有关张一山的女友又是个什么梗?
搜索:
您的位置: 主页 > 国家建造师 > » 正文

brbrbr自貢沿灘:全力推動仙市慢餐特色小鎮實現產城人文景深度融合發展

浏览: 1365 次 来源:网友供稿

  春末夏初,繞過幾段鄉間道路,來到仙市慢餐特色小鎮,青石板的地面與古建筑相得益彰。入口處,草木蔥蘢,花朵競相開放,往更深處移步,置身於“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之中,一派村富民樂、欣欣向榮的景象。

  “我們以慢餐、慢居、慢行、慢旅等為主題的慢生活方式,與都市繁華區快節奏、高壓力的現實生活形成鮮明對比,希望這種方式能夠讓更多的人能夠在閑暇之余感受內心的寧靜”仙市慢餐小鎮相關負責人談到。

  2021年6月20日,省政府辦公廳《印發關於公布四川省特色小鎮名單和創建名單的通知》,正式確定仙市慢餐特色小鎮為四川省特色小鎮創建名錄之一。沿灘區堅持“咬定青山不放鬆,一張藍圖繪到底”的目標原則,篤行不輟、持續用力推動特色小鎮開發建設工作,現已完成投資9億元。

  時至今天,因“運”而生的鹽倉、鹽號、客棧、街巷、作坊功能存續、鹽味十足,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茶馬古道、省級文物保護單位陳家祠等文化遺跡完好,鼎盛時期形成的“五街五閘三宮一祠三碼頭”依然規制完整,打鐵、修理、彈棉、紡線、制煙等傳統技藝原汁原味、延續至今,花轎迎親、川劇演出、鐘馗廟會等傳統民俗活動定期舉辦、熱鬧非凡,是自貢鹽文化、慢餐文旅活生生的縮影。

  近年來,仙市依托古鎮優勢資源,以連片規模開發為抓手,以基礎設施建設為切入點,採用以點帶面、點面結合的方式穩步推動小鎮建設,著力推進小鎮公共服務設施改造、基礎設施改善提升、古鎮風貌塑造、人居環境治理、綠色康養步道和基層治理學院建設、慢餐產業園和鹽商文化園打造等,進一步完善小鎮基礎設施配套服務,拓展小鎮承載功能,促進產業集聚化、規模化、特色化、多元化發展。

  圍繞“自貢衛星城鎮 西部古鎮明珠”的總定位,沿灘區以文旅產業為主導,以厚重的鹽運文化為內核,以“慢餐、慢居、慢行、慢旅”的慢生活方式為主打理念,充分貫徹節約集約用地、“多規合一”“三生融合”的原則,高標准編制《沿灘區仙市鎮旅游發展專項規劃》,科學布局釜溪河生態景觀長廊、古鎮核心區、古鎮拓展區、慢餐休閑區、智慧生活區、田園康養區、配套生活區“一廊六區”的產城人文景融合發展新格局,深度挖掘仙市古鎮獨有的文化內涵,著力推動仙市文化資源、旅游資源、農業資源、康養資源深度融合,打造自貢鹽幫美食加工基地、川南商貿物流集散地、成渝地區特色文旅目的地,力爭將小鎮建成一座西部古鎮明珠。

  小鎮北距自貢東部新城核心區6公裡,南距沿灘城區7公裡,西距高新產業園區3公裡,位於自貢市近郊都市游憩帶內,是典型的城鄉結合部,為小鎮發展旅游、餐飲、住宿、康養等文旅特色產業提供了重要條件。

  沿灘區成立仙市慢餐文旅小鎮規劃建設領導小組,由區長擔任召集人,區級相關單位負責人為成員單位,繪制慢餐文旅小鎮建設路線圖,錨定小鎮發展風向標,抓牢小鎮布局定盤星,實行清單管理、挂圖作戰,推動小鎮建設工作落地落實。同時,堅持政府引導、企業主體、市場化運作方式,明確自貢市鹽運國有資產經營有限公司為慢餐文旅小鎮投建運管主體,創新建立特色小鎮規劃建設咨詢論証機制,主動聽取行業協會、商會、專業技術人才、專家學者、居民等社會各界意見。

  成自瀘赤高速公路、自貢東環線與在建的川南城際鐵路、S213構成外部交通路網,距自貢高鐵站直線距離僅3公裡,距成自瀘高速自貢出口僅10公裡,10分鐘內可達到高鐵站、25分鐘內可達到高速站,形成川南半小時通達圈和成渝雙核1小時聯動網,3小時內可抵達西安、貴陽、昆明等地,為小鎮發展帶來巨大的客源市場和重大契機。市域內開設了自貢客運總站旅游集散中心到小鎮的直達車,沿灘城區到小鎮的專線旅游公交車,大幅提高了旅游可進入性和通達性。

  沿灘區積極營造有利於創新發展的政策環境和一流的營商環境,通過加強指導、優化服務、開放資源,不斷完善高端人才引進和服務機制,主動引進自貢市重點文旅企業——龍吟陶等高水平文旅創新創業團隊。同時,一方面創新財政資金支持方式,由事前補貼轉為事中事后彈性獎補,積極搭建政企銀對接服務平台,引導金融機構在債務風險可控前提下,為企業提供長周期低成本融資服務,支持產業發展、公共服務、智慧化設施等建設。另一方面,不斷優化供地用地模式,合理安排建設用地指標,推行特色小鎮項目綜合體立項,允許子項目靈活布局。

  小鎮引進和培育了自貢市鹽運國有資產經營有限公司、自貢市匯東股份有限公司、自貢市柳溪小鎮農牧開發有限公司、自貢高佳庄餐飲服務有限公司、自貢仙市鹽幫客棧文化旅游服務有限公司等35家旅游開發和餐飲住宿企業,累計完成文旅開發項目投資近5億元,年主營業務收入超過6億元。

  小鎮形成了以文旅產業為主導、多種相關產業聚集開發的發展態勢,2020年小鎮實現接待游客87萬人次,旅游綜合收入達7.89億元,成功創建國家AAAA級景區,被評為四川省首批文旅特色小鎮。此外,帶動了周邊3個鎮、25個村發展鄉村旅游,景區直接帶動50多戶農家樂發展,為沿線村民創造1500個就業機會,直接受益群眾超過3000人。(朱加智 李元修 李康馨)

  人民日報社概況關於人民網報社招聘招聘英才廣告服務合作加盟供稿服務數據服務網站聲明網站律師信息保護聯系我們

关键词: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 - 广告合作 - 网站留言 - 联系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