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省会,贵阳冲到了全国第34位,虽然在西南地区的省会中较为靠后(这主要是成都和重庆太猛了),但也算是个不错的成绩。
作为国家大数据(贵州)综合试验区的核心区,通过近些年的实践,贵阳具备先行先发、生态能源和制度叠加等推进新基建的独特优势,比如高新技术企业突破1000家,拥有省级以上重点实验室59家等。
当前,贵阳将以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为基础,加快推进新基建布局,加速新产业发展。着眼构建黔中经济体量大能级城市圈,在产城融合发展中坚持新基建与传统基建一体谋划、协同推进。
2020年,贵阳重点围绕信息基础设施、传统基础设施、创新基础设施等布局一批重大项目,预计年内启动新基建项目投资230亿元以上。
在数博大道建设中,贵阳同步推动传统基建与新基建的融合发展,如实施光纤网络、5G网络、数据中心云平台等新一代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在完善传统交通基础设施的同时,同步推进5G智行、共享智停、数治智控等智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其实,从发展产业角度看,是通过新基建统筹好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我们希望将数博大道打造成为新兴产业大道,力争今年数博大道数字经济及相关产业营业收入突破1000亿元。
截至目前,贵阳市已累计建成5G基站3768个,实现了重点区域5G全覆盖,率先在数博大道核心区开展5G、物联网及高速光纤资源等通信基础设施建设,并打造了“数博大道”5G示范应用展示平台。2019年贵阳市大数据与实体经济融合指数达到49.9%,企业上云用云比例超过80%。
数博大道是贵阳5G发展的突破口和切入点,除了加快5G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外,关键在于加快推进5G全面商用。
从新基建的角度看,贵阳力争到2025年建成12个超大型数据中心,服务器达到400万台,数据中心固定资产投资超400亿元,形成全国最大的高安全、绿色化、集约化数据中心基地,建成中国乃至世界最大的数据中心聚集区。
通过引进来和自身培育成长,我们采取基地在贵安、研发在贵阳的模式,加快构建集数据存储、采集、加工、清洗、安全、应用等为一体的大数据产业链,全力打造机架及带宽租赁业、生产性服务业、服务器制造业、云服务产业、数据增值业务等五个百亿级数据中心产业集群。
贵阳作为全省的首善之都,随着产业的发展,交通的建设,宣传的推开,良好的生态环境,让贵阳不但成了全省人民工作、生活的首选之地,而且临近的重庆、成都、长沙等地,也有不少人来贵阳安家置业。
15个进入“新一线”的城市依次是:成都、重庆、杭州、武汉、西安、天津、苏州、南京、郑州、长沙、东莞、沈阳、青岛、合肥、佛山。
这也是佛山能进入新一线城市名单的其中一个原因。除了原本广佛同城化带来的居住人口,近几年随着粤港澳大湾区的推进、创新产业的进驻,佛山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工作人口。
商业资源集聚度的商业核心指数中,首次引入了商圈到访人次这一指标。除此之外,通过百度地图慧眼的人口吸引力指数、中国联通大数据智慧足迹的外来工作人口数量与变化等指标来关注城市对新城市人的吸引。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