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特推: 有关张一山的女友又是个什么梗?
搜索:
您的位置: 主页 > 国家建造师 > » 正文

警惕!专骗追星未成年人!泉州已有初中生被骗!

浏览: 1365 次 来源:网友供稿

  “警察同志,我女儿刚遭遇了诈骗,被骗了4万多!”8月20日晚,鲤城公安分局江南派出所接到群众邓女士报警。

  原来,邓女士女儿小丽(化名)今年14岁,上初中一年级,非常喜欢当下某流行男子团体,并将团员宋某某当作偶像。8月初的一天下午,小丽在刷短视频时看到“宋某某”QQ号,于是激动地添加了对方好友。

  8月20日下午,小丽收到“宋某某律师”发来的信息称,“宋某某”QQ号遭泄漏,主犯已被抓,还有部分嫌疑人没抓到,需要对“宋某某”的QQ好友进行调查,并发给小丽一个二维码,要求其加入律师团队群配合调查。出于害怕,小丽加入了对方提供的律师团队群。

  然而加入该群后,“律师”称小丽是未成年人,需用其父母手机配合操作进行安全验证,并发来一份保密协议,要求小丽不能告诉家长及其他人,否则将会冻结其家长银行账户,并将其家长抓去判刑。在对方的威逼诱骗下,小丽同意配合。

  当晚8点多,小丽以查找学习资料为由拿到妈妈邓女士的手机,并按要求将邓女士微信钱包截图发送给“律师”。随后,“律师”主动发来一张盖有“北京市司法局”印章的“律师证”照片,打消了小丽的疑虑,同时要求小丽避开家长与其进行视频聊天,好好配合以解除嫌疑。

  视频聊天中,小丽按照“律师”引导进入邓女士支付宝花呗页面,扫描视频中的二维码支付了49937.68元。对方称,小丽认证后就可以解除嫌疑,钱也将会如数退回。

  此时,邓女士发现女儿用手机在视频聊天,察觉不对劲,拿回手机查看才发现,消费记录中产生了一笔近5万元的支出记录。邓女士意识到被骗,立即拨通了报警电话。目前,案件正在进一步侦办中。

  学生喜欢偶像无可厚非,但学校和家长一定要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他们独立思考、明辨是非的能力,教育孩子遇到陌生人的扫码支付、转账等要求一定要拒绝。另一方面,监护人也应保管好自己的支付密码,避免孩子操作失当,被骗子利用。

关键词: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 - 广告合作 - 网站留言 - 联系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