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提到引进片,国内制作公司通常“谈之色变”,而纵观近10年大陆票房市场,年度冠军宝座已连续三年被国产片承包,分别为《捉妖记》、《美人鱼》、《战狼2》,票房冠军档期也多发生在春节档、暑期档。
值得注意的是,暂时进入年度电影前25名的10部国产片,档期主要以春节档、暑期档为主。比如《功夫瑜伽》、《西游伏妖篇》、《乘风破浪》、《大闹天竺》是春节档主打的四部影片,且具有明显的票补优势;《战狼2》、《悟空传》、《三生三世十里桃花》、《杀破狼·贪狼》则明显拖了暑期档的优势,《情圣》能够脱颖而出也有元旦档的优势,加之同时期上映的影片缺乏优质作品。
而马上又快迎来国庆档,《芳华》、《空天猎》、《羞羞的铁拳》、《缝纫机乐队》等国产片扎堆上映,留给几部引进大片的票房增长空间也不多。不过,单从产值上来讲,引进片平均产值依旧很高,可10亿+量级的影片恐怕越来越少。
而《变形金刚》系列则一直比较火爆,除在2007年以2.82亿元拿下内地年度票房冠军外,《变形金刚3》、《变形金刚4》分别以10.71亿、19.77亿成为2011年、2014年内地票房冠军。《2012》、《阿凡达》也凭借着导演的口碑效应创造了当年的内地票房奇迹。
到了今年,《战狼2》以黑马之势拿下近56亿票房成绩,远远超出排在第二位的《速度与激情8》,但明年接档年度票房冠军位置的还会是国产片么?况且一部《战狼2》的成功远远不能解决整个中国电影市场和国产片的问题。
前面也提到,国产片之所以和进口片拉开差距,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国产片较为倾向于档期内扎堆上映,国产大片喜欢在春节档、情人节档、五一档这样的档期内公映,平时的档期多是一些国产中小片上映。
比如清明档期的《嫌疑人X的献身》、《绑架者》、《非凡任务》三部同类型影片扎堆上映,口碑、票房差距不大,“同质化”却互相带来了伤害,任何一部影片都很难在同期中脱颖而出。五一档的票房不理想也出在了电影扎堆问题上,《记忆大师》、《春娇救志明》、《喜欢你》、《拆弹专家》四部电影口碑都在及格线以上,但差不多水准的影片放在一起,同样很难杀出一匹黑马。
而近期的《星际特工》、《敦刻尔克》、《蜘蛛侠》等影片虽也面临集体扎堆现象,不过能在一周内的档期将票房提升到3—4亿票房体量,也可以看得出好莱坞重工业大片的产值优势。其目前失落的票房成绩也主要针对以前的好莱坞大片相比,但在大多数国产片面前,这个数据已经相当不错。
一方面,面对着国内制作公司对于重工业大片的重视,二来引进大片重复的打斗套路,“超人”、“蝙蝠侠”、“生化危机”等品牌系列口碑开始越拍越烂,如今的好莱坞大片不再是以往的香饽饽,这类续集长期拍下去,很难满足中国观众的观影欲望。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