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历年各大机构的百强镇以及千强镇的榜单中,浙江的成绩基本也是仅次于广东和江苏,这也是较为正常的排位。
强镇榜单,参考的更多是GDP总量、常住人口、财政收入等经济指标。而知名度,更依赖于当地管理人员的运营模式与推广。
不少学者坦言,浙江不少乡镇的知名度,甚至比很多省会城市还要高,比如乌镇、柳市、横店、千岛湖、普陀山等。
乡镇强了,杭州、宁波、温州这些龙头城市才会更加稳定发展,这种自下而上的发展模式也是相当合理。
几十年来,浙江已经把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提升到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使浙江拉开了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序幕。
浙江模式具有根植性、内生性、群众性的创业文化与企业家精神,而浙江模式的逐步发展崛起,也是离不开乡镇这块土壤。
与江苏不同的是,浙江的乡镇经济更多把权力下放到了老百姓手里,这样也使得地区的产业活力更强,老百姓的收入水平更高。
截至目前,浙江全省的民营经济依然占主体地位,经济私有化水平较高,占到了国民生产总值的七成以上。
2023年第一季度,浙江再次出台了乡村振兴支持政策二十条。乡村的振兴,必然也会带动乡镇的振兴,最终也是浙江全省共同富裕的实现。
最新规划政策中,涉及了粮食安全、农业“双强”行动、深化“千万工程”、农业农村基础设施现代化先行、加强组织保障等五大方面,助力高水平推进乡村振兴。
此外,浙江还将探索开展跨乡镇土地综合整治试点,统筹开展农业用地、村庄、生态环境优化提升,以及低效工业用地、城镇低效用地整治。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