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特推: 有关李宇春穿裙子到底是什么原因?
搜索:
您的位置: 主页 > 国家建造师 > » 正文

少年买游戏外挂被骗近3800元警惕电信诈骗陷阱

浏览: 1365 次 来源:网友供稿

  今年1月,四川洪雅的小艺在家玩游戏时想购买“外挂”。他支付了激活费用和所谓的“退款保证金”后,再也联系不上对方,最终钱“挂”两空。小艺报警后,警方受理了这起电信诈骗案,案件正在调查中。

  近年来,随着电子竞技受到年轻人的喜爱,一些玩家为了胜利想尽办法,甚至通过购买“外挂”来实现“一路躺赢”,但往往掉进了骗子的陷阱。购买使用外挂不仅破坏游戏的公正性,还可能被平台封号并引发法律风险。

  据小艺回忆,寒假期间他在家用外公手机玩热门游戏《和平精英》时,遇到了技术高超的玩家,萌生了购买游戏外挂的念头。他通过QQ搜索到一个提供游戏外挂服务的群,在所谓客服和卖家的诱导下,先后支付了89元购买外挂、308元激活费,以及3400元“退款保证金”。然而,当他完成支付后,外挂并未激活,“退款保证金”也未退还,对方彻底失联。意识到被骗后,小艺赶紧报警求助。目前,洪雅县公安局已经受理该起电信诈骗案,案件正在进一步侦办中。

  年关将至,越来越多的骗子开始蠢蠢欲动。近年来,电子竞技热度不断攀升,游戏装备类受骗案例屡见不鲜,诈骗套路大同小异。诈骗分子通常通过网络平台发布虚假外挂广告,诱导玩家支付激活费、保证金等费用,随后失联。诈骗金额少则几千,多则上万乃至几十万。

  2023年8月,广东市民小陈为提升游戏排名,先后转账1580元和660元购买外挂,并在对方诱导下支付2000元“保证金”。所幸辖区反诈民警及时劝阻,避免了其银行卡内46万元存款全部被骗。而玩家小宇就没那么幸运,他在购买外挂过程中,被诈骗分子以升级功能、定制服务器等理由诱导,陆续支付了近70万元后才意识到被骗。警方将犯罪嫌疑人苏某抓获时,钱已被苏某用来充值玩游戏。

  外挂是一种作弊程序,通过欺骗或修改游戏程序达到作弊目的。购买和使用游戏外挂不仅会破坏游戏的公平性和玩家的正常体验,还可能引发法律风险和网络安全问题。律师分析认为,如果玩家仅以娱乐为目的使用外挂,一般不构成犯罪,但可能会被平台惩处,导致游戏账号被封禁。若使用外挂进行牟利,则有可能涉嫌犯罪。因此,警方提醒,千万不要相信游戏破解外挂程序,否则不仅可能会遭受财产损失,还有可能承担法律责任。

关键词: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 - 广告合作 - 网站留言 - 联系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