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特推: 不是猛龙不过江背后的逻辑是什么?
搜索:
您的位置: 主页 > 建造师 > » 正文

“我和雷锋叔叔照过相”

浏览: 1365 次 来源:网友供稿

  从60多年前起,“雷锋叔叔”就成为一代代中国少年儿童心中的偶像。走进辽宁抚顺的雷锋学院和雷锋纪念馆,一张张黑白老照片定格了雷锋和孩子们在一起的温暖瞬间。

  1960年10月,雷锋受聘为抚顺市建设街小学(现雷锋小学)校外辅导员。雷锋是一名优秀的校外辅导员,经常到学校看望孩子们,也与孩子们留下了许多珍贵合影。

  今年8月15日,是雷锋牺牲60周年的日子。记者找到了当年照片中的几个孩子,听他们讲“我和雷锋叔叔照相”背后的故事。

  1962年4月的一天,正在抚顺市建设街小学读书的孙桂琴接到老师通知,当天可以到校阅览室读书。“那时,学校刚建了一间阅览室,因空间有限,同学们只能轮流去。我当时非常高兴,但并不知道雷锋也要来。”孙桂琴说,她刚坐下不久,雷锋就走进了阅览室。

  看到雷锋,同学们立刻跑过去把他围了起来。孙桂琴说,雷锋带大家一起阅读、聊天、讲故事。更令她高兴的是,那天她和同学们跟雷锋叔叔留下了一张珍贵的合影。

  孙桂琴1970年参军入伍,很多年里,一直在做雷锋精神的义务宣讲人。她说:“雷锋,是我人生的路标。关于雷锋的故事要一直讲下去。”

  说起和雷锋照相的故事,73岁的韩颂东同样印象深刻。在她家中摆放着一张泛黄的黑白照,那是雷锋和孩子们的合照,包括韩颂东在内的10多名孩子围拢在他身旁,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灿烂的笑容。

  “那是1960年的一个冬天,下课铃一响,雷锋叔叔就来了。”大家都很高兴,簇拥到雷锋身边。韩颂东回忆:“雷锋长着一张娃娃脸,笑盈盈的。一进门,同学们就围上去,像和自家哥哥一样唠嗑,雷锋还和男同学‘掰腕子’。”

  1970年,韩颂东成为抚顺师范学校第一批学生,毕业后如愿成为一名老师。从教36年,她坚持给学生讲雷锋故事。

  60多年过去了,当年的懵懂少年,如今已是古稀老人。虽然时光飞逝,但是雷锋的模样,永远印刻在她们脑海中,雷锋的教诲和辅导留下了永恒的美好回忆。

  抚顺市雷锋纪念馆馆长任广友说,雷锋和孩子们合影的背后,是雷锋人格魅力的缩影和雷锋精神不朽的传承。多少年后,当我们再看这些照片时,仍然被照片中的温暖、质朴与幸福所打动着、感染着。

  版权声明:凡本网文章下标注有版权声明的均为中国青年报社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使用。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从60多年前起,“雷锋叔叔”就成为一代代中国少年儿童心中的偶像。走进辽宁抚顺的雷锋学院和雷锋纪念馆,一张张黑白老照片定格了雷锋和孩子们在一起的温暖瞬间。

  1960年10月,雷锋受聘为抚顺市建设街小学(现雷锋小学)校外辅导员。雷锋是一名优秀的校外辅导员,经常到学校看望孩子们,也与孩子们留下了许多珍贵合影。

  今年8月15日,是雷锋牺牲60周年的日子。记者找到了当年照片中的几个孩子,听他们讲“我和雷锋叔叔照相”背后的故事。

  1962年4月的一天,正在抚顺市建设街小学读书的孙桂琴接到老师通知,当天可以到校阅览室读书。“那时,学校刚建了一间阅览室,因空间有限,同学们只能轮流去。我当时非常高兴,但并不知道雷锋也要来。”孙桂琴说,她刚坐下不久,雷锋就走进了阅览室。

  看到雷锋,同学们立刻跑过去把他围了起来。孙桂琴说,雷锋带大家一起阅读、聊天、讲故事。更令她高兴的是,那天她和同学们跟雷锋叔叔留下了一张珍贵的合影。

  孙桂琴1970年参军入伍,很多年里,一直在做雷锋精神的义务宣讲人。她说:“雷锋,是我人生的路标。关于雷锋的故事要一直讲下去。”

  说起和雷锋照相的故事,73岁的韩颂东同样印象深刻。在她家中摆放着一张泛黄的黑白照,那是雷锋和孩子们的合照,包括韩颂东在内的10多名孩子围拢在他身旁,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灿烂的笑容。

  “那是1960年的一个冬天,下课铃一响,雷锋叔叔就来了。”大家都很高兴,簇拥到雷锋身边。韩颂东回忆:“雷锋长着一张娃娃脸,笑盈盈的。一进门,同学们就围上去,像和自家哥哥一样唠嗑,雷锋还和男同学‘掰腕子’。”

  1970年,韩颂东成为抚顺师范学校第一批学生,毕业后如愿成为一名老师。从教36年,她坚持给学生讲雷锋故事。

  60多年过去了,当年的懵懂少年,如今已是古稀老人。虽然时光飞逝,但是雷锋的模样,永远印刻在她们脑海中,雷锋的教诲和辅导留下了永恒的美好回忆。

  抚顺市雷锋纪念馆馆长任广友说,雷锋和孩子们合影的背后,是雷锋人格魅力的缩影和雷锋精神不朽的传承。多少年后,当我们再看这些照片时,仍然被照片中的温暖、质朴与幸福所打动着、感染着。

关键词: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 - 广告合作 - 网站留言 - 联系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