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特推: 不是猛龙不过江背后的逻辑是什么?
搜索:
您的位置: 主页 > 建造师 > » 正文

“科普新动线”首站打卡北京市西城区青少年科学技术馆

浏览: 1365 次 来源:网友供稿

  为助力“科技馆之城”建设和全民科学素质提升,推动北京科技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北京市西城区科协从区域众多科普资源丰富的场馆、场所中精心挑选八大点位推荐给爱探索、爱科学的小朋友和大朋友们。活动首站设在深受学生们喜爱的北京市西城区青少年科学技术馆。日前,西城区科学技术协会党组成员、副主席李宇涛作为本次活动的形象大使,化身科普准达人“西小科”,带领小朋友搭乘“科普新动线”驶入西城区青少年科技馆。

  到站,下车。“西小科”李宇涛首先介绍了“科普新动线年,作为西城区打造的全新科普品牌,“科普新动线”旨在通过数字科普视频的形式邀请公众“走出去”“请进来”身边的、家门口的科普资源场所,主动实践科普,参与全民科学素质建设。

  西城区青少年科技馆书记、馆长马娟带领“西小科”深入此次科技馆打卡之行。大家深度体验了“机械传动的设计制作”“科学家的眼睛与尺子”等课程,还认真观看了科技馆里栩栩如生的哺乳动物标本展览。

  马娟介绍,西城区青少年科技馆是隶属于西城区教委的一所公立校外教育场馆,严格上来说是一所开展科普活动和培养青少年科技人才的学校。依托馆内专业精干的教师团队和行政团队,西城区青少年科技馆担负着面向全区中小学生开展科普教育、科技人才选培和科技教师队伍建设的任务。馆内开设了机器人与人工智能教育、生态环保教育、青少年工程与创客教育、生命科学教育、天文科普教育5大科技教育专业,由此衍生出从入门启蒙到科研实践的60余门课程。场馆建筑面积近一万平米,设有活动教室25间,能够充分满足西城区的孩子们在馆里开展各类科技活动。

  与此同时,馆内还一直担负着承办“北京市中小学生环境教育系列活动”“北京小院士项目展示活动”“西城区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等13项优质市级区级科技赛事活动的工作。每年为西城区中小学科技教师设计开展教师继教培训课程。作为“月坛街道社区教育学校”,也为辖区内的居民提供科技教育、家长学校等社区教育服务。在区科协推荐下,西城区青少年科技馆获得2021-2025年全国科普教育基地称号。2022年,西城区青少年科技馆将启动了一个重点项目:“馆校社”科技教育联合体,发挥西城科技馆科技教育供给侧的功能优势,服务学校、服务学生,支持带动西城区中小学的科技教育工作,将“双减”政策切实落到实处。

  期待爱科学、勤思考的小朋友们都来西城区青少年科技馆打卡畅游,神奇的科普世界等待你来探索。下一站,西城区“科普新动线”的列车将开往哪个场馆呢?让我们一起期待吧……(文陆旅星,图史文哲)

  2019年发射的“吉林一号”高分03A星,第一次采用“载荷平台融合设计”理念,大幅减少平台结构,电子学软硬件高度集成,有效载荷比显著提升。

  有关它的最新消息是,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助理教授苏阳与其合作者近日发现,用一种基于还原氧化石墨烯制备的石墨烯材料,可精准快速吸附电子垃圾中的金离子并还原为纯金颗粒,进而发展出一种基于石墨烯薄膜、适合规模化生产的连续金吸附方法。

  2020年6月,宜春市在修建高士南路过程中,发现一处古代城墙遗迹,经简单清理和初步考古发掘,发现城墙用青砖和夯土组合砌建,体量巨大。

  结果显示,全球2℃的增温可能造成小麦价格峰值增加,提升低纬度国家的主粮自给是全球粮食生产安全的关键。

  “学而优则用,学而优则创”,是著名数学家华罗庚到中国矿业大学讲学时题写的寄语,也是中国矿业大学长期坚持的办学理念。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培养“懂农业、有文化、技术高、会管理、善运营”的新型职业农民,是现代化农业人才建设的迫切需求,是破解“三农”问题、提高农业农村劳动生产率、推动乡村振兴的关键举措。

  疫苗、抗体、“充电”头盔和干细胞等是专家们目前正在探索的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一些方法。此次Ⅰ期临床试验招募了16名年龄在60—85岁之间的早期无症状阿尔茨海默病患者,他们将间隔一周接受两剂鼻腔疫苗。

  地球磁场约等于0.5高斯,这0.5高斯的强度就拥有足够的力量拨动指南针,让指南针的指针从任何方向旋转后都准确指向南方。此次刷新世界纪录,也为合肥研究院强磁场科学中心规划建设的另一个大科学装置——“强光磁集成实验设施”奠定了重要基础。

  健康是人民群众的共同向往和普遍追求。医疗卫生工作者是人民生命健康的守护者,是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主力军。

  6月下旬以来,我国南方地区高温日数异常偏多,长江流域气象干旱持续发展。8月19日,中央气象台继续发布高温红色预警,这是中央气象台连续第30日发布高温预警。

  近日,科技部、中央宣传部、中国科协联合印发《“十四五”国家科学技术普及发展规划》,提出“到2025年,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超15%”这一目标。

  记者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获悉,8月20日,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遥感三十五号04组卫星。这标志着中国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实现连续103次发射成功。

  来自中国科学院和中国气象部门的科研人员在新疆境内昆仑山脉海拔5200米的独尖山成功建立了多要素北斗传输自动站。

  针对美方近日出台《芯片和科学法案》,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束珏婷18日表示,中方对此坚决反对。中方将继续关注法案的实施情况,必要时采取有力措施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关键词: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 - 广告合作 - 网站留言 - 联系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