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特推: 不是猛龙不过江背后的逻辑是什么?
搜索:
您的位置: 主页 > 建造师 > » 正文

“一哥”和“單王”的故事

浏览: 1365 次 来源:网友供稿

  9月12日下午3點,成都市新都區大豐街道順豐速運高堆社區營業點,卸完貨的快遞小哥李杰長吁了一口氣。“每來一班車就要換雙手套。”當天下午,該營業點發來了4車貨,全靠李杰等30余名快遞員“散”入各個街巷、小區。

  同一天晚10點,朴朴超市快遞小哥顏晨難得早睡——工作了14個小時,送了200多單,實在是太累了,“明天早上6點半還要繼續上班。”

  李杰和顏晨分別是同事眼裡的“順豐一哥”“朴朴單王”。和當下成都數萬名快遞小哥一樣,自9月1日以來,他們一直奮戰在保供“最后一公裡”戰線上——10多天來,他們是這座城市的“擺渡人”,為保障疫情期間廣大市民的基本生活不停奔跑。

  每次卸貨,李杰與同事們都會認真清點、分揀。“中秋節那天,月餅、生鮮比較多。今天主要是防疫物品和書本。”李杰很細心,指著一箱箱醫用物資和學生上網課教材說。

  之后,李杰把送到博雅新城小區的25件快遞裝進三輪車。一路行駛,在小區門口與同事周敏、柯尊洋、劉盛東相遇。“中秋那天忙慘了!”快遞小哥周敏說,博雅新城是個萬人小區,那天從早上7點忙到晚上10點才送完。

  順豐高堆營業點覆蓋了大豐街道下轄的100多個樓盤,平時聚集了2000多位快遞員。李杰2016年來到這裡,很快扎根下來。

  “我是這個營業點的工會代表。去年公司和國家開放大學合作,為快遞員提供上成人大學的機會,我報了名,經過考試,被錄取了。”李杰上的是工商管理專業,已經線上學習了一學年,參加了兩次期末考試,“遺憾當年沒上大學,現在有機會就再多學習一些。”

  26歲的李杰工作積極、樂於助人,曾被省總工會、省郵政管理局聯合評為四川“最美快遞員”,也因此收獲了“順豐一哥”的外號。他的熱心腸,同樣感染了一大批快遞小哥投身好人好事。2020年,大豐街道發起“豐行俠”聯盟,吸收快遞小哥加入社區管理,並制定了積分制,給予子女就學便利、廉租公寓等配套政策,讓“豐行俠”們有了更多歸屬感。

  “上個月,我已積了1100分。”李杰挺欣慰,送快遞的路上,自己提醒過闖紅燈人員、反映過窨井蓋丟失、幫迷路的小孩回家……就在11日,他還提醒了幾處做核酸檢測扎堆聊天的人員。

  接受採訪時,李杰絲毫沒有強調自己的辛苦,反而“自我檢討”起來:“這一輪疫情中,我有點慚愧,9月3日到8日最緊張的幾天,我被封控在小區裡,沒能與同事們並肩作戰。但我也沒有閑著,穿上‘紅馬甲’就地轉為了志願者……”

  9月11日晚9點半,成都市金牛區西體路上的朴朴超市門店依然燈光明亮。門口的綠色電動車一會駛來一輛,一會又開走一輛,快遞員忙個不停。

  快遞員張承海本已送完當天的單准備下班,但手機裡新訂單依然不停增多。“今晚怎麼了?平時,這個點基本沒有新訂單。坐店裡10分鐘,反而又增加了不少。”

  該門店店長黃星晨也十分納悶。到處詢問后,他分析這與當晚成都防疫進一步趨嚴的新舉措有關——跨區活動限制加強,本區訂單自然上漲。

  店裡,林立的格架上擺放著上千個品類的物品,幾位分揀員爬上爬下,手腳麻利。快遞員胡禮分揀、打包好7袋生鮮出發了——他要分送到周邊7個小區。張承海也行動起來,幫忙配送……隻要體力允許、店裡又忙不過來,他們就會主動加班幫忙。

  朴朴超市成都總店相關人士介紹,針對疫情防控時期市民對生鮮蔬菜肉蛋禽奶的需求,公司相對日常提高了2至3倍的儲備量,日常補貨也增加到每天4次,肉、菜到貨量也分別增加到60%和80%﹔同時,還調派了來自行政和推廣部門的300多人增援各門店,緩解分揀時人手不足的壓力。

  9月9日,4260單﹔9月10日,4702單﹔9月11日,3688單……記者在朴朴超市西體路店的電腦上看到,該門店50名配送員最近日均配送70至90單。

  張承海是今年8月加盟朴朴超市的,最高日單量跑到了150單。“這不算什麼,我們店最厲害的‘單王’顏晨,這幾天最高日送單量達到235件,我很羨慕。”

  門店電腦顯示,7月顏晨送單量為2778單,8月為2600單。“到9月10日,他已經有1600單了,本月肯定要超過3000單。”黃星晨說。

  9月12日6點半,顏晨來到店裡。這位清瘦的廣安小伙,居然是6月才入職朴朴的新人。過去,他在旅游行業當推廣人員,由於行業受到疫情影響,改行成了朴朴的快遞小哥。

  “沒啥竅門,就是跑唄!”談到怎樣成為“單王”,顏晨很淡然。他的平均配送時間為每單13至14分鐘,准時率83.8%。“就是規劃好線路,一條街的合並送,太多了就多跑兩趟,不要怕麻煩。還要規劃好時間,出門或在路上就打電話通知客戶,盡量減少等待時間。”

  這段時間,顏晨幾乎不能每天准時吃飯。“不記得吃飯時間了,餓了就吃,邊吃飯邊給手機充電。”據統計,最近12天,顏晨每天工作14個小時。“我還吃得消,人年輕,就多跑點!”

  朴朴有一項特色服務,就是送貨上門時會幫客戶倒生活垃圾。顏晨送單快、態度好,常有客戶給他送牛奶和水。“這時,我就覺得心頭一暖,再累也值得了。”(楊柳 四川日報全媒體記者 張紅霞)

  人民日報社概況關於人民網報社招聘招聘英才廣告服務合作加盟供稿服務數據服務網站聲明網站律師信息保護聯系我們

关键词: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 - 广告合作 - 网站留言 - 联系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