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特推: 关于八部天龙之邪神传终于真相了?
搜索:
您的位置: 主页 > 建造师 > » 正文

余额宝微信到底是什么情况?

浏览: 1365 次 来源:网友供稿

  记者从1月10日举行的高新区党工委(扩大)会议暨党工委经济工作会议上了解到,今年高新区将全面打响八大攻坚战,做大经济总量,奋力当好东北振兴“跳高队”主力队员。

  记者从会上了解到,高新区预计2022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22亿元,增长5.5%。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532家,增长22%;科技型中小企业预计新增452家,增长23%;新备案雏鹰企业150家,增长29%;新备案瞪羚企业19家,增长27%;新备案独角兽类企业2家,增长33%。

  在英歌石科学城建设中,完成大连先进光源预研项目基础工程,39万平方米的能源催化转化全国重点实验室、辽宁滨海实验室、辽宁黄海实验室等项目部分主体封顶,14万平方米的人才公寓、科技交流中心等配套工程同步推进,并全力招才引智初步筛选300余个拟入驻实验室(团队)。

  在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上,全年技术合同总成交额168.82亿元,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9467件。在壮大新兴产业集群上,编制完成《高新区产业发展和空间布局规划》,谋划形成“一城六区多园”发展新格局。确定“1+8”主导产业发展方向,微电子、半导体产业蓬勃发展。开展招商引资活动232次,实现项目签约158项,引进落地项目123项。

  在优化营商环境上,落实各项减免退税费36.34亿元,兑现各级各类扶持政策5.6亿元,其中兑现“高新20条”政策1.33亿元,惠及企业575家。疫情期间为小微企业减免国有房产租金约1100万元。完成“数字高新”一期建设,打造了6大领域36个主题324个应用场景。

  在民生投入上,全年财力投入民生33.5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例81.1%。新建5所学校幼儿园,解决义务教育学校“大班额”“大校额”、公办幼儿园少等教育不均衡问题;启动12项“畅通高新”工程建设,红凌路拓宽、环涛路立交改造等交通改造工程加紧推进;城镇新增就业 3873人,登记失业率为1.46%,零就业家庭动态为零;完成老旧供热管网更新改造48.6公里。

  2023年,高新区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以上。在实际工作中,力争主要经济指标增幅达到全市平均水平2倍以上,各项指标总量或增速进入全市前三。

  为实现全年目标任务,高新区将坚决打响打赢“八大攻坚战”,其中包括做大经济总量、扩大投资规模、聚焦突出优势、提升创新能力、壮大人才群体、提振企业信心、创新工作机制、做好民生保障。

  在扩大投资规模上,聚力谋划一批项目、储备一批项目、开工一批项目、年内达产一批项目、招商引资一批项目。实现全年每一时间段都有一批项目在谈、一批项目签约、一批项目在建、一批项目完工投产。

  在提升创新能力上,打造服务成果产业化的“创新综合体”,打造高质量发展科技企业集群,打造“科技创新一站式服务平台”,打造“国有民营融合发展”的三级孵化链条,打造企业持续研发的投入机制,打造知识产权服务效能。

  在提振企业信心上,实施“惠企政策安心享”工程,实施“企业难事找我办”工程,实施“企业家出卷、一把手答题”工程,实施领导干部“百人助千企”工程,实施营商环境评估工程。

  在做好民生保障方面,今年,高新区将实施“教育强基工程”。扩增教育资源,完成3所公办幼儿园建设,完成第三学校、第四学校建设。

  实施“道路畅通工程”,完成红凌路拓宽改造、环涛路交七贤东路立交改造等重点工程。对辖区九条道路实施大修,谋划、探索“智慧交通”“智慧停车”建设。实施“暖冬工程”,将停暖期的全面检修与专业化支持作为重中之重,优化升级供热基础设施,提高供热效率。实施“群众连心工程”,计划投资3400万元全面启动老旧房屋维修工程,重点解决房屋透寒漏雨、上下水不通、楼院设施不完善等问题。实施“文体惠民工程”,为百姓打造“十五分钟健身圈”。积极引导民营资本建设区文体中心、文体场馆,完成城市书房、健身路径建设任务,年底前全区文体场所达到120个以上,室外健身设施1000套以上。

关键词: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 - 广告合作 - 网站留言 - 联系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