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科技产业需要长期研发投入、持续积累形成,具有较高技术门槛和明确应用场景,是核心技术和高技术典型代表。目前,硬科技的代表产业包括芯片、
统计显示,截至6月14日(下同),目前在运行的“硬科技”基金年内收益表现较为分化,从不同细分产品来看,呈现出较大差异性。例如,在有统计的39只芯片主题基金中,年内收益全部为正。其中,嘉实上证科创板芯片ETF在同主题产品排名中夺得榜首,年内收益率高达31.63%;此外,汇添富中证芯片产业ETF和易方达中证芯片产业ETF也取得不错成绩,年内收益率均在16%以上。整体来看,有14只芯片主题基金年内收益率保持在15%以上,14只产品年内收益率在10%-15%之间,其余产品年内收益率在0.4%-10%之间。
不过,对比来看,以为主题的一批“硬科技”产品年内收益则相对不足。数据统计显示,在163只新能源主题基金中,年内取得正收益的仅有6只,其中,最高收益率为12%,在同主题产品排名中位居第二的年内收益率仅为1.5%;另外4只产品虽然取得正收益,但收益率均在0%-1%之间。同时,有93只产品年内收益率低于-10%,其中有5只产品年内收益率更是低于-15%。
值得一提的是,以为主题的一批“硬科技”基金,年内也取得较好成绩。数据统计显示,25只主题产品中,年内最高收益率突破40%,华富中证人工智能产业ETF以40.18%的收益率夺得榜首,华夏中证人工智能ETF和易方达中证人工智能ETF的收益率同为38.7%,并列第二。整体来看,在25只人工智能主题基金中,有20只产品年内收益率超过20%,2只收益率在10%-20%之间,3只产品收益率在0%-2%。
此外,还有31只主题基金年内收益全部为负,最低收益率低于-13%;15只智能制造主题基金中,8只收益率在10%以上,2只收益为负;以及61只生物科技主题基金,其中有14只年内收益为正,最低收益率低于-20%等。
“硬科技”相关产业赛道成为公募基金争相布局的重点。数据统计显示,截至6月14日,目前有超百只产品正处在发行中,从产品分类来看,涵盖了ETF、FOF、偏股混合型和QDII等类别,在这些产品中,也不乏明确会配置“硬科技”资产。其中,有6只以上“硬科技”基金分别以ETF、QDII和偏股混合型形式呈现,募集份额最高为20亿份。
当前新产品发行数量超过了百只,虽然产品类别有所不同,但同样反映了公募基金对不同赛道的长期看好。
嘉实上证科创芯片ETF基金经理田光远向《日报》记者表示,目前芯片行业周期孕育着大级别行情基础,例如在库存周期上,当前由销售端短期供需驱动库存周期,这个周期可能有3个季度至6个季度,这是由于下游需求端向上传导存在时滞,导致了库存周期的产生。同时,当前半导体行业库存拐点已至,预计下半年随着芯片需求复苏,将迎来价格拐点,2024年将步入量价齐升的上行通道。
“AI芯片为代表的芯片行情,从当前价格来看位于高位,但长期看,目前距上一轮高点仍有20%的涨幅空间。”田光远表示,相关指数当前点位与去年年初接近。
郑重声明:天天基金网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天天基金网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信息并未经过本网站证实,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决策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数据来源:东方财富Choice数据。
郑重声明:天天基金系证监会批准的基金销售机构[000000303]。天天基金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