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6日,记者来到沧州市东光县连镇镇,站在运河西岸眺望,对岸一座5米高的大坝格外引人注目。这是世界文化遗產点连镇谢家坝,施工人员正对其破损处进行修復。“近年来,东光县开展了谢家坝本体保护修缮、周边环境提升等工作,并挖掘申报非遗项目,留住大运河歷史文脉。”连镇镇副镇长於澄说。
2014年,中国大运河成功入选世界文化遗產名录,河北段大运河的谢家坝、华家口夯土险工和沧州—衡水—德州段“两点一段”被列入其中。十年来,沧州市坚持做好保护、传承、利用文章,以规划為引领,加快打造大运河文化带、生态带、旅游带,让古老运河焕发新的生机。
為更好保护大运河文化遗產,沧州优化提升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实施规划和大运河文化遗產保护传承等6个专项规划,编制沧州市大运河整体景观和城市建筑风貌规划、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沧州段)建设保护规划,形成沧州大运河系统完整的“1+6+1+1”规划体系,為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提供系统指引和支撑。
多措并举,造就“生态之河”。十年来,沧州市持续推进运河沿线生态综合治理,在大运河沿线进行全域河道清淤和岸坡护理,开展沿线补植增绿,动态清零运河沿岸“散乱污”企业,对大运河沿线村庄全部实现农村生活污水管控,加强生态环境修復,為大运河文化传承利用奠定了生态基础。
“古建筑、文物是珍贵的文化遗產,其修復、保护是激活大运河文化遗產的重要一环。”沧州市大运河文化发展带建设办公室相关负责人说,“我们加强文化遗產保护,完成孙福有故居、澜阳书院保护修缮和环境整治工程,正在积极推进南川楼沉船出土文物保护和有关文献的挖掘整理、吴桥县安陵城址考古勘探、谢家坝本体保护修缮工程等。”
在位於大运河畔的沧州园博园内,错落有致的展园风採各异。行走其间,移步换景,宛若走进一幅美丽的画卷。“大运河南运河段南北纵穿沧州园博园,运河的自然生态风光与园博园院落式建筑、园林花卉景观有机结合。园博园已成為沧州大运河文化带上的一个重要节点。”沧州市大运河文化发展带建设办公室相关负责人说。
除了园博园,沧州还在运河沿线建成12座旅游码头,实现了大运河中心城区段旅游通航,开通了“水上公交”,建成百狮园、运河公园等,并引入杂技、武术等民间非遗文化,再现大运河千年风韵。“大运河的变化太大了,不仅环境更好了,还可以乘船游览,感觉非常愜意。”市民张婧怡说。
中国大运河非物质文化遗產展示馆是沧州大运河畔的另一道风景。在这裡,大运河流域沿线8省(市)的航运风貌、代表性建筑和非遗项目一一呈现。其中,以“一船明月过沧州”為主题的沧州非遗保护成果展,吸引了眾多游客驻足参观。
今年,沧州市制定中国大运河非物质文化遗產展示馆活化提升工作方案,全面征集大运河非遗文创,建立数据库,形成179个非遗项目、390件非遗產品(文创產品)清单,新增非遗项目24个、展示视频6个、非遗文创售卖点3个,组织12名非遗传承人定期现场展示非遗技艺。
统筹推进大运河文化带和旅游带建设。沧州市以中国大运河非物质文化遗產公园建设為抓手,利用好大运河非遗等资源,升级休闲、购物、沉浸式体验等多种业态,有机串联起旅游景点、文化亮点和商业热点,打造了以大运河為主轴的精彩旅游廊道。(记者王雅楠)
“忙!太忙了!” 这是张家口崇礼奥林匹克公园的运营方——张家口兴垣体文旅运营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兴垣体文旅”)总经理张力涛最近一段时间以来的感受。 “气排球大奖赛、飞盘公开赛、越山向海人车接力赛……有时候同一天,会有三场活动,可以说累并快乐着。…
河北塞罕坝机械林场,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人工林,是我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生动范例。 60多年前,塞罕坝是一片高原荒漠,“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如今森林覆盖率达到82%。…
人民日报社概况关於人民网报社招聘招聘英才广告服务合作加盟供稿服务数据服务网站声明网站律师信息保护联系我们
人 民 网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