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发布生育补贴政策,夫妻双方或一方户籍在呼和浩特市并且孩子在3月1日后出生并在本地落户的,生育一孩补贴1万,二孩补贴5万,三孩补贴10万,多胞胎享受多孩补贴,如果之前已有子女,再生按孩子排序享受多孩补贴,也就是说,如果第一次生育生了三胞胎,政府将会补贴16万,如果之前已经有2个孩子了,再生育一个孩子,按三孩补贴10万,如果再怀孕三胞胎,将会按三孩总共补贴30万,这点钱对养育孩子来说杯水车薪!
我国早在2010年就实施了生育津贴,到了2013年“全面二孩”落地,生育政策逐步放宽,直到2024年无锡市锡山区首次提出生育现金补贴,二孩1.5万,三孩4万,这次呼和浩特市大力度的补贴政策落地,可见我们的低生育率已经到了很严重的地步了。
我国拥有13亿多人,为什么还怕没人呢?因为老龄化即将到来!我们先看看老龄化严重的日本,日本23年的数据,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超过28%,几乎三个人中就有一个老人,你敢想象走到大街上到处是老人的感觉吗?老龄化造成日本需求疲软,长期经济停滞不前,企业面临用工荒,七八十岁还在工作的日本老人比比皆是,甚至都有九十岁工作的老人,65岁以上独居家庭占比超过20%,“孤独死”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日本政府统计,今年前三个月,近 2.2 万人独自死亡,且长期未被发现,这意味着今年日本预计将有约 8.8 万人在孤独中死去。
一对夫妻平均要生育2.1个孩子,加上意外死亡的,才能保持人口平衡,而我们当下中国的人口出生率在1.18,排在全球倒数几名之中,也就是说如果我们不早做干预,将会步日本后尘,由于未富先老和庞大的人口基数,我们将会比日本老龄化带来的灾难更加的严重和恐怖。
生不起——0-3岁入托率不足5%,一线城市私立托育机构月均收费达8000-15000元,自己带没法挣钱,保姆带付不起;从早教到高考的全周期教育投入,中产家庭年均教育支出占可支配收入40%以上,而大学毕业即失业,大学生工资不如泥瓦匠;2023年核心城市房价收入比普遍超过30:1,深圳等城市甚至达到50:1,购房需耗尽三代积蓄,婚房是压在普通家庭身上的一座大山,高彩礼屡禁不止,离婚率还超高,婚姻投入产出不成正比,都说生男生女都一样,但儿子好像是来讨债的。
不敢生——女性生育后薪资平均下降17%,晋升机会减少34%,35岁职场焦虑蔓延,加剧生育顾虑;食品安全问题层出不穷,毒奶粉事件历历在目;有限的资源,培养一个尚且捉襟见肘,内卷严重,各种补习班,特长班让人心生畏惧。
没空生——互联网行业平均每周工作时长58小时,挤压家庭时间;房贷压力山大,三个月不工作就破产的家庭不在少数;
不想生——90后群体中68%认为自我实现优先于传统家庭责任;现在生育大军多是独生子女那一拨,没有兄弟姐妹,也体会不到一孩的“孤独”;鼓励生育政策又迟迟难于落地,现有扶持政策如隔靴搔痒。
没人生——1990-2000年出生人口减少25%,1980-2010年累计男性过剩人口达3400万,形成婚姻市场供需失衡,如今结婚登记量连续8年下降,2022年跌破700万对,结婚的越来越少,生育率必然下降。
中国这么低的生育率如果不能改变,联合国预测本世纪末,中国人口会下降到7亿以下,到2050年65岁以上老人将会从目前的14%升至35%以上,劳动力人口将缩减至当前的6成。将会造成诸多严重的问题。
劳动力不足——将造成制造业,服务业成本增加,价格优势丢失,失去竞争力,尤其是我们这样的工业出口大国,影响巨大。
内需不足——孩子出生将带动诸多产业的需求与供应,带动经济发展,而老年人需求有限。拿教育行业来说,2023年就有超过1.48万所幼儿园倒闭,18万幼师失业,接着就会传导到小学中学和大学。
医疗资源不足——老龄化将会加剧医疗资源的紧张,老年病慢性病爆发将严重考验我国的医疗建设体系。
养老金缺口增大——现有养老金的缴纳和支出就存在严重供需矛盾,交的钱少,而领取的人多,据中国社科院的报告,若养老政策不做调整,到2029年,我国将会面临养老金发放困难的局面,到2035年,养老金可能会被耗尽。
创新力缺失——老年人趋于保守,过多的老年人参与到工作中去,不仅抢夺年轻人的社会资源和工作岗位,还能影响公司制度的制定与规划,阻碍技术革新,社会变革阻力增大。
人口大迁徙——年轻人外流,农村和小城市老龄化率加剧,导致公共服务关闭,社区功能衰退,出现“空心化”。而大量人口涌入城市,加剧城市拥挤,资源分配失衡,幸福感降低。
子女压力加重——少子化加速家庭小型化,有肯能出现一对夫妻要抚养双方4个老人,甚至8个老人的现象出现,子女养老负担加重,继而使生育率变得更低。
影响国防建设——适龄人口减少可能削弱国防动员能力,如今乌克兰已将征兵年龄由25岁降低到17岁。
老龄化关系到社会和家庭的各个方面,继而影响国家经济和国防安全,必须予以重视。德国通过父母津贴制度使生育率回升17%,瑞典的480天带薪育儿假制度值得借鉴,新加坡的组屋政策与生育挂钩收效显着,中国有诸多方法可以借鉴,金钱奖励可能最为凑效,根据当地的人均年收入,每生一个,不管几胎,给予3-5年人均年收入的一次性奖励将可以调动很多人的生育意愿,眼下每个人都像流水线上的轴承转个不停,根本没办法停下来!只有真正从多个方面减轻生活压力,避免内卷,使生活变得轻松愉悦,使人生变得有盼头,或许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少子化的根结。
真是同人不同命,当初我妈怀我的时候,东躲西藏,最终还是被强行打掉了[打脸]他们却还能零钱[灵光一闪]
[捂脸]是这么个情况,一个儿子,光结婚的费用就几乎快一百万了,房子60万,车10万,三金彩礼酒席
人活着第一是活的久(健康长寿),第二是活的好(幸福),关注我,带你感悟人生智慧,幸福过一生。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