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特推: 有关鹡鸰女神第3季后续报道是什么?
搜索:
您的位置: 主页 > 建造师培训 > » 正文

韩系产品在华一败涂地背后反映了国内消费的哪些变化?

浏览: 1365 次 来源:网友供稿

  2014年前后,中国市场掀起一股强劲的韩流风暴,韩剧大热,韩流明星大受欢迎,不仅如此,一系列韩系品牌产品也顺着这股风潮快速走入中国年轻人心中。在最巅峰的时候,韩国三星手机以市场占有率20%的成绩成为中国最畅销的手机品牌。韩国关税厅公布的数据显示,当年韩国化妆品出口额达19.2亿美元,同比增长50.4%,足见当时的火爆。

  然而如今这些韩国品牌都多少呈现出了高开低走的架势,近年来逐渐淡出国人视线,闭店关厂的消息屡屡传来。三星手机市场份额仅剩0.9%,排在第9位。北京现代销量滑铁卢,韩系车在华市场份额不足2%。至于韩系化妆品,伊蒂之屋在国内所有的线下门店已经关门,更让人吃惊的是,在今年年初曾经风靡很长一段时间的韩妆巨头悦诗风吟也开始了“大撤店”,根据相关报道,撤店率已经高达80%。

  这些曾经拥有过高光时刻的韩国品牌,现如今为何落得节节败退的境地?这背后反应了国人消费的哪些变化呢?

  韩系品牌在中国的崛起,是伴随韩流文化的不断盛行而来的,现象级韩剧在国内市场的流行,国内消费者对于韩国人炸鸡配啤酒的饮食方式更为熟悉的同时,也使得韩国的衣着搭配以及化妆品在中国消费者群体中流行开来。当然,韩系品牌的衰落一方面是因为限韩令的落地导致韩流退却,但另一更为重要方面却是消费者的迭代,90后、00后逐渐替代70、80后成为市场主力。

  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计算,我国1995年到2009年的出生人口(Z世代),总人数约为2.6亿,约占2018年总人口的19%。

  Z世代生长在物质、资讯信息快速发展的时代,有着更强的文化自信和消费个性,消费习惯更趋向多样化,更考虑便利性,更要求高品质、高性价比,注重消费体验和消费感受。因此,人们不再追求韩流,国内的热播剧也变成了《庆余年》《陈情令》这样的国产剧,2020年,华为在中国手机市场的份额占到了42%,国内自主品牌vivo和OPPO也分别占到了18%的份额,占据国内智能手机出货量前三名,而韩国手机的份额已经不到4%。在化妆品的选择上,自然堂、百雀羚、完美日记和薇诺娜等国货品牌也越来越得到消费者的认可。

  韩货大热的时代也是国产悄悄崛起的时代,国货品牌的不断崛起,使得韩系品牌在中国市场的发展受到了一定的冲击,客观地说,相对于欧美大牌稳固市场而言,国货品牌抢占的是其实是韩系品牌在中国市场的份额。

  中商产业研究院的数据显示,中国化妆品市场前20品牌中,国货品牌的市场份额在逐年上升。唯品会2021年度美妆销量榜曝光,前十品牌中有六席都为国货品牌。其中完美日记、薇诺娜还分别包揽了亚、季军,卡姿兰、御泥坊、半亩花田、丸美也同步跻身TOP 10榜单。

  在消费电子领域,三星手机曾几何时可是全球霸主的地位,数据显示,全球就两个手机品牌挣钱,一个苹果一个三星。而如今以华为、小米、OPPO为首的国产手机品牌异军突起,国货无论是性价比、外观、流畅度都不输三星、LG,使三星在中高端市场的局面变得捉襟见肘。

  在汽车领域,根据中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发布的数据显示,2021年现代和起亚的中国市场累计销量分别为38.5万辆和16.34万辆,其汽车销量已连续五年走低,两大品牌中国市场份额合计不足2%。而以比亚迪、吉利为首的国产汽车发展的风生水起。

  伴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实际上韩系品牌开始在国内示威也是很正常的一个现象,最核心的原因就是中国消费者逐渐认识到韩国品牌,实际上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好,再加上这些年国货开始全面崛起,这就直接导致了韩国的品牌在中国的市场竞争力开始下降。

关键词: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 - 广告合作 - 网站留言 - 联系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