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我国整体的社会保障体系可以说越来越完善了,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也让很多中国老百姓享受了更多的福利政策。就目前而言,我国退休人员的养老金已经实现了17次连涨,这无异于是一个振奋人心的好消息。
与此同时,我国的人社部也宣布了未来我国延迟退休政策的大致框架,主要内容包含:第一,要渐进式的实行退休延迟政策,具体实施时为每隔一年,将延迟退休的年龄适当延后几个月,由此而逐步将退休人员的退休年龄延长至65周岁。渐进式地实行延迟退休政策,也是为了减少对大部分群体的冲击。
而第2个方面则主要强调了延迟退休政策并不会搞“一刀切”的形式,我们将会实行弹性的延迟退休政策。具体来说,对于不同的工种及岗位,具体的退休制度在制定上也会有所差别,例如在体力劳动方面,就允许这部分工作人员尽早退休,而对于在机关事业单位工作的人员,例如公务员以及企业的高管等,就可以采取延迟退休的相关政策。
现如今我国实行至退休的政策可以说是势在必行了,而之所以要实行这个政策,其实也来源于多个方面的因素影响。首先第1个原因就是由于我国当前实行的退休制度,其实是在解放之前就制定的。当时制定结果为男性60周岁退休,女职工50周岁退休,女干部55周岁退休。但是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国内的人均预期寿命仅有60周岁。而现如今,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民的医疗水平和整体生活条件都有所提高。相关数据就显示,现在我国人均的预期寿命已经达到了77岁,如果再次按照解放初期的退休制度来实行,已经不太恰当。
同时我们还是要了解到,现在西方国家的平均退休年龄都在65岁,而例如德国等发达国家,预计还要将退休年龄再次延长至67岁,我国实行延迟退休政策也是与国际接轨的一个重要体现。
而第2个方面的因素,就来源于目前我国老龄化问题的愈发严重。相关数据表明,截止到2020年年底,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数量已经达到了2.6亿人,预计在2030年60岁以上的人口将突破3亿人,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就是国内的90后和00后年轻人群数量越来越少。
特别是最近几年,我国尽管放开了二胎政策,可是新生儿的出生人口,每年却还是持续性地出现下滑,相关专家还预计,到在“十四五期间”我国很有可能出现人口的负增长。现如今的人口趋势就是老年人口越来越多,年轻人口越来越少,我国的人口比重已经严重失衡,在未来,老年人要由谁去赡养这个问题愈发严峻。如此说来,实行延迟退休政策,其实也是为了缓解我国的养老压力。
最近人社部预计到,延迟退休政策会在“十四五期间”推出,同时还要经历10年的过渡周期。现在1970年出生的女职工已经到了50岁,而1971年出生的女职工也开始在今年将要办理退休手续,在这个10年过渡期的时间范围内,我们可以放心的告诉70后群体,大家可以松一口气了,整体的70后群体受到延迟退休的政策影响是较小的。
不过70后群体虽然影响较小,可是这几类人却会受到较大的延迟退休政策影响。第1类就是80后和90后群体。特别是对于90后群体来说,大部分人群都刚刚工作没多久,到时候延迟退休政策必然会正式实行,大部分90后群体都将按照65周岁的退休政策来执行。不过,如果本人是从事医生、律师、教师工作的话,尽管退休年龄有所延迟,可是退休金也可以多拿不少。
而第2类人群就是临近退休年龄,但是养老金还没有缴纳满15年的群体。我们知道,如果社保缴纳没有满15年期限,那么在领取养老金时就会出现许多阻碍。不过我国也推出了新的补救方法,现在已经有政策,可以让这些未缴齐社保的人群通过各种渠道,将养老金补缴齐全了。
而第3类群体就是户口本或者档案当中记录的年龄与实际年龄不相符的群体。这部分群体问题的诞生其实也是由于历史因素,使得实际年龄与户口本或者档案登记上的年龄存在一些出入。这时候我们就需要提醒大家,及时将实际年龄和户口本及档案记录的年龄进行核对,如果自己的实际年龄要大于户口本年龄的话,就意味着要工作更长的时间,对于这个问题如果想要纠正,就需要及时去当地有关部门进行年龄的更正。
现如今,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可以说越来越完善了,不仅会考虑到本国的国情,同样也会进一步和国际接轨,延迟退休政策在实行时也避免了“一刀切”的现象,进行渐进式的实行方法,尽量做到对老百姓的生活影响较小。对于延迟退休政策,你又有哪些好的建议呢?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