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片对于历史的记录,往往超越了文字。文字往往会带有形容的色彩,而照片,特别是纪实照片,他会原原本本记录历史,原原本本复制历史。
西峡口抗战,是中国抗战历史的一部分。中国抗战有多悲壮,西峡口的抗战就有多悲壮,中国抗战有多惨烈,西峡口的抗战就有多惨烈。
西峡口抗战起于1945年农历二月十五夜间,也就是1945年3月28日夜间。日寇的坦克从内乡的晁陂向西峡口开过来。民团老二营营长马占彪没有和坦克打过仗,不知道坦克的速度和厉害,吸了大烟就睡觉了。副营长戴子久也没有和坦克打过仗,以至于哨兵说日本铁甲车来了,他还训斥哨兵谎报军情。到了3月29日拂晓,兵营被日本坦克包围的时候,为时已晚。马占彪只有让团丁逃走,剩下的三十四人被日军包了饺子,全部打死在丹水符沟的一个水塘里。
1945年3月29日下午,日军飞机轰炸西峡口,随之日军的坦克和骑兵窜犯至西峡口城外。经过一夜激战,日军伤亡近400名。3月30日上午12点,日军大炮和坦克炮弹将南寨门、北寨门轰毁,日军坦克和士兵进入西峡口。
日军飞机特别轰炸了别廷芳莲花寺岗的衣冠冢,耗资不菲的墓园以及附属建筑悉数被炸毁。日军对于别廷芳的仇恨源自别廷芳参加了新唐战役,光复了新野和唐河两座县城。在西峡口召开的庆祝大会上,有民众提议枪毙几个日军俘虏,别廷芳点头同意了,就在现场枪毙了八个鬼子。中国军队战地记者拍摄的别廷芳墓园被炸毁的图片,可见日军的轰炸有多么疯狂。
日军轰炸西峡口北寨,让北寨大街的徽派建筑受到了严重的损毁。一座从春秋时代开端的古镇,经过西峡口人多少代人建筑和经营,在战火里毁于一旦。
西峡口南寨大街,同样是徽派建筑。由于日寇攻占西峡口坦克是从南寨大门进来的,南寨大街遭受的炮击和轰炸比北寨大街更惨重。南寨大街是西峡口商铺林立的地方,日寇的轰炸基本毁灭了西峡口战前的繁华。
西峡口南北寨门被摧毁,东门尚存留。战后西峡口的灾民,聚集在东门。每一次战争,留给人民的都是灾难。
西峡口西城门,没有遭受轰炸和炮击,保留的基本完好,一直到八十年代中期才被拆除。从西城门直通老鹳河老码头,汽车和人到西峡口,靠的都是摆渡船。1972年,西峡县委书记李鸿恩主持建造的老鹳河第一座大桥开通,才结束了摆渡船的历史。如今西峡坊间说起李鸿恩,还是赞许有加。李鸿恩最后的结局也是很不错的,援藏时担任西藏一个专署的副专员,到了成都没有去西藏,住了几个月回到南阳,是南阳行署的督导员。那个时候南阳是个行署,副地级官员还是很少的。最为值得记住李鸿恩的是,2010年7.24西峡暴雨成灾洪水肆虐,李鸿恩主持修建的老鹳河大桥,经过38年的岁月依然故我。
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发布投降诏书,日寇全面投降。在蛇尾和军马河之间的一个深山里,一小股日军没有收到投降的消息,一直到8月19日才投降。
1945年8月24日,吴凯上尉代表中国军队在西峡口马王庙的内乡民团司令部,日寇占领西峡口后,是日军一一零师团司令部,接受日军投降。日军投降代表是侵华日军炮兵第三联队长吉松大佐。
在受降仪式上,日军的武器摆在地上。这张老照片也是当时的战地记者拍摄的。就在马王庙民团司令部的大院里。从照片上可以看出,那一座带花格的建筑,至今还在。那个院子后来是县供销社,现在知名的是别公大酒店。
村庄的老人们说,投降的日军是灰溜溜的,双手举在头顶,做出明显的投降姿势。他们走在路上,对着他们吐一脸唾沫,他们也不敢吭声。打他们一个耳光,他们也不敢吭声。日寇投降了,他们的气焰也就荡然无存了。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