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郑州8月23日消息(记者 彭华)8月18日,“‘非凡十年 出彩港区’2022主流融媒体看郑州航空港实验区活动”采访团走进“视博数字经济产业园”,在机房楼,记者亲身探秘ETC的“中枢神经系统”,还有时刻为车主打探高速公路交通状况的“千里眼”“顺风耳”。
成立于2010年7月的河南省视博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简称“视博公司”),是河南省ETC发行单位,承担着基于全国ETC联网运营数据的机动车出行服务平台、全国收费公路通行费电子发票客户联络中心和全网ETC客户服务中心,三个国家级服务平台。
“视博数字经济产业园”身处郑州航空港实验区,跟随工作人员进入机房楼,公司行政主管孙宇鹏告诉记者,这里1至5层是供电动力的“心脏”部位,整体规划1440台机柜,目前一层已经建成投用52台。这些机柜主要是保证提供足够的高低压电力配置,同时还配备有柴油发电机以防不测,以及水冷机组保障“心率”稳定。
除了强大的“心脏”,还要有一个足够聪明的“大脑”。这就是华为模块机房,也是视博公司的自用机房。这个“大脑”从2019年9月开始运转,采用“青云”“阿里云”混合云网架构平台,承载了全国主要是河南的2.3亿ETC用户的主要业务服务,包括车主咨询投诉、电子发票问题呼叫、各网点ETC发行结算、20多家与ETC合作银行的互通互联,以及其他多项新拓展的大数据业务。
视博公司的“千里眼”和“顺风耳”,都“长”在机房楼的6层。6层显示大厅,3块紧挨着的超级大屏如同一个穹幕影院,中央大屏高4米多,长12米,由无数个小屏组合而成。
“每个大屏都能细分成多个板块,用于实时检测。”行政主管孙宇鹏介绍说,针对高速路网信息监测,该平台能够监测展示全网高速道路整体姿态、省级姿态、市级姿态,以及收费站、服务区、旅游城市、交通枢纽、隧道、桥梁、机场的拥堵状况和日常车流量。
除了这些基础服务功能,监控平台还依托大数据分析,拓展出绿通车辆预约管理、全国货运信息查询、旅游景点泊车、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等业务。
“顺风耳”便是紧邻“千里眼”的客服办公区域。这里分布着密密麻麻的工位,还有此起彼伏的电话铃声。视博公司公共事务发言人李慧娴介绍说,这里是视博公司客服办公区域的一部分。承担着省级9618968、国家级95022客服平台的日常客服,共有543人24小时3班倒为ETC服务。
一番走访后,总体来说ETC的运行模式:出入口建站,ETC卡激活——高速公路龙门架车牌识别一体机实时监测及天线传输——机房接收讯号分析数据并分配不同板块——监测、疏导、核算、客服等板块实时分析并反馈讯息形成闭环。
据了解,眼下,视博公司建有自己的博士后科研工作站、ETC应用智能交通工程实验室、物联网信息采集及应用平台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科研创新平台。公司与清华、南京大学等专家教授团队广泛合作,成立了自己的“数字经济研究院”,年均研发费用投入占比15%以上。
同时,视博公司不断拓展ETC智慧停车、ETC加油、ETC网络货运、供应链金融等多项数据应用场景服务,积累的海量数据资源,同时为政府、社会、企业乃至个人,提供了更为完善的交通治理、绿色通行、降本增效、智慧出行服务。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