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时,平凉府西边一个镇上住着一个穷郎中,叫叶灵雨,他医术一般,心地却善良,不过由于家里穷,二十多岁还是单身汉。
这天,叶灵雨去赶庙会,发现一个不起眼的摊位上有个美艳少妇,少妇卖的是一些杂色玉石,因为少妇姿色秀丽,她面前的石头很快卖完。
叶灵雨目送少妇到一家面馆吃饭,几个不怀好意的小青年也跟了进去,叶灵雨怕那少妇吃亏,就进面馆坐在了少妇对面,几个小青年自觉无趣,就都走了。少妇感激地望了叶灵雨一眼,要请他吃面。
不一会,伙计端上来两大碗面,叶灵雨勉强将一碗面吃完,少妇已经吃到第三碗,接着少妇又点了两碗面,而且全部吃完!
少妇结了六碗面的钱,就走了,叶灵雨却还在震惊中。一个年轻伙计凑上来说:“客官有所不知,她们村里人食量都非常大,每月也都有妇人出来卖玉石,然后推一大车粮食回去,听说那个村子邪门得很,多年来没有任何水源,这些人也不知是咋活的,你还是烧招惹的好!”
叶灵雨出于好奇,决定跟踪少妇,很庆幸少妇没有走远,而是在买粮食。最后少妇雇了一辆驴车,拉了满满一车粮食往山里走。
叶灵雨跟了足有两个时辰,才见赶车老汉和少妇停在一个村子的入口处,老汉卸下粮食就走,少妇则招呼村里人过来卸粮食。这时一个眼尖的小孩指着大树后的叶灵雨,喊道:“你们看,那里有个人!”
叶灵雨还没回答,村里几个壮汉已热情地拽住叶灵雨,让他进村歇歇脚,少妇只好说道:“让他去我家吧,我家地方大。”
少妇招呼叶灵雨跟她走,半路上,少妇悄悄叮嘱叶灵雨道:“你在村里吃饭提防点,若吃到硬物时,一定要大量喝水漱口。”
叶灵雨发现,吴氏家里仅存了少量的水,吴氏说这些水都是往年搜集的雨水,他们平时都不喝水,这些水只用来做米饭。
饭桌上,吴氏和她丈夫江泰信的饭量奇大,仿佛一晚白米饭也是人间美味。叶灵雨食不下咽,突然他感觉一块米饭团粘到他上颚上,又凉又硬,叶灵雨赶紧喝水,那团硬物才消失,江泰信见他喝水,脸上十分不自然。
第二天晚上吃饭时,叶灵雨又在米饭中吃到硬物,他拿起牛皮囊想喝水,发现牛皮囊里的水一点儿也没有了。
叶灵雨大惊失色,吴氏从外面进来,见叶灵雨对着一个空牛皮囊张着嘴,她就一把提起叶灵雨,让他快走,到村外找水喝去,再晚来不及了。
叶灵雨正要离开,几个壮汉进了院门拦住他,江泰信也在其中,江泰信对着吴氏冷笑道:“你都进来几年了,还这么心软,真是难成大器。”
吴氏没接话,江泰信已招呼其余壮汉将叶灵雨拽住,拉着他进了一个入口极小的小黑屋,整个屋子只有小木门上开着一个小口,看来是递饭用的。
接下来几天,每天都有人往小黑屋里送米饭,这些米饭自带咸腥味儿,非常硬,但叶灵雨饿极了的时候,也得吃,吃完以后他觉得自己的皮肤变得又厚又硬,还隐隐有点痒,但凡抓一下手指甲也会被磨劈,心中不免大骇。
一天,吴氏慌慌张张地来到屋外,朝叶灵雨低声说道:“叶相公,你被我丈夫种了玉种,就要变成玉人,等月圆之夜你就知道了,不过不痛苦,放心吧。”
吴氏说完,又慌慌张张地走了,只剩下叶灵雨对自己的未来倍感恐慌。转眼几十天过去,马上快到月圆之夜,叶灵雨感觉自己的皮肤厚重如石,憋得他难受,他的饭量也在不断增大,外面每天送来的米饭也在增量。
终于月圆之夜到了,叶灵雨被人带到一个平坦的小山上,山上围满了人,那些人的皮肤看起来也很厚实,叶灵雨还看到了吴氏和江泰信。
过了一会,月亮爬到他们头顶上,恰好是光线最强的时候,叶灵雨觉得自己的皮肤皲裂出一道道缝隙,他看其他人也都是如此。
叶灵雨发现,自己脱落的皮肤掉到地上后,会彼此吸引,渐渐化成一块块外表不规则的玉石,叶灵雨脚下形成的玉石非常白,吴氏的也非常白,但有些人脚下的玉石却很劣质。
江泰信也脱了皮,他上前拍了拍叶灵雨的肩膀,恭喜他道:“你也出玉了,兄弟,是不是很棒?以后吃喝不愁,不用种地,这样的日子美着呢!”
后来,叶灵雨才知道,这个村子被一个叫玉鳞道人的人控制着,村里人身上剥落的上好玉石都被他拿走,剩余的玉石才会被收集起来,供村里人拉到村外换粮食,不过每年都有好几十个新的玉人加入村子。
叶灵雨被迫接受了这种生活,他发现自己老得非常快!两年后,叶灵雨被选做外出护运粮食的人,他才趁机回到自己家。
叶灵雨在家中一本古医书上,找到了关于玉化病的治疗,那就是用古井水内服和烧热泡澡,才可能析出体内的玉种,否则他们早晚会回到最初的种玉之地,就像石头不会长腿跑走一样,直到他们身体里再也生不出玉来,也就该死了。
叶灵雨费尽辛苦找古井水,让自己恢复了正常,但他不敢再回到那个村子里,也没有勇气去找什么玉鳞道人报仇,他一个人活到四十多岁就去世了。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