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以来,央行三次降准,全国主要几家商业银行都下调了存款利率,那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做?两个原因,一是银行里面的存款太多了,这一点大家都没有想到吧?我用数据告诉你,2022年的存款比二一年多了十五万亿,这是什么一个概念?这就相当于人均多存了1万块钱?这好像与我们的认知不相符吧?大家都被这几年的疫情掏空了口袋,哪里还有什么多余的钱存入银行?
我告诉你,往银行里面存钱的都是有钱的那些人。你看看这几年股市一直都是那个鸟样,实体经济持续下滑,房地产也是一潭死水,这些有钱人钱没地方花,就只能放到银行去,还能吃一份利息,这样就拉高了人均的存款量。
另外一个原因,则是贷款规模在不断的减少。根据相关数据统计,不少银行的贷款增量出现了负数,这就意味着提前还房贷的规模比买房贷款的规模还要大。银行可不喜欢你们提前还房贷,这可是它们的利润主要来源之一。举个例子,你在银行存款200万,利率是4%,而有一个贷款200万买房的,银行给他的贷款利率是6%。其实啊,银行在这中间就相当于一个架桥牵线的作用,但这一进一出,银行就白白赚了两个点的利息差。
前几年银行这种空手套白狼的生意不要太好做,只是疫情下的这几年经济不景气,再加上国家推行房住不炒的政策,现在银行也陷入了两难的境地,一是存款规模的增加,这就需要支付更多的利息,贷款规模的减少,这就意味着银行收入的减少。
所以,央行和商业银行。就只能采取降准降息的手段,逼着大家把钱都拿出来消费。这种做法要我看是不可长久的,应该把这个蛋糕做大做实,不应该紧盯着老百姓口袋里面仅存的那几个硬币不放,更不应该把经济绑定在房地产上,这样做无异于杀鸡取卵。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