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广袤的乌蒙大地上,赫章县河镇乡有一个名叫海雀的小村庄。2015年海雀以其独特的魅力和浓厚的民族文化底蕴,荣获“全国文明村镇”称号。这里不仅自然环境优美,更在村民们的共同努力下,展现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丰硕成果。这里的人们以诚相待,和睦共处,共同守护着这片崭新而富饶的土地。
走进海雀村,映入眼帘的是干净整洁的道路、农家庭院错落有致、村落安静祥和,两旁绿树成荫,花香四溢,处处体现着村民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对自然环境的尊重。
海雀村传承弘扬文朝荣老支书艰苦奋斗、无私奉献、愚公移山、改变面貌的精神,用活用好“文朝荣群众工作六法”,不断完善“七不乱、七不准”村规民约,树立“主动干”的求实精神,摒弃“等靠要”落后思想,充分发挥村民法治、德治、自治的作用,乡村建设和乡村治理井然有序。
2022年4月,贵州省第二张林业碳票在海雀村颁发,同年12月实现碳票交易,真正将“青山”变“金山”、将“碳票”变“钞票”。同时还依托海雀现场教学基地大力发展民宿、魔芋、平菇等绿色产业促进增收,2023年村集体合作社收入30余万元,村集体经济积累达190万元。
“我们海雀村民宿分红,我家分了17300元,心情非常高兴。和2022年相比,我家的分红多了9000元。除了本次民宿分红,我今年还种植了大约10亩天麻,收益有3万元左右,一家人的日子越过越红火。我们能过上这样的好日子,离不开海雀的万亩林海带来的好空气,我们对未来会有更加美好的生活越来越有信心。”海雀村村民文兴巧高兴地说。
海雀村不仅注重物质文明的建设,更重视精神文明的培育,2023年组织开展民族文化活动2次,吸引邻省和周边乡镇群众参与,这种文化的力量,不仅丰富了村民的精神世界,也为村庄的可持续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2023年1月被命名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4月被评为“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
海雀村的故事,是一部关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史诗。这里山清水秀,鸟语花香,村民们用勤劳和智慧,在这片土地上耕耘出丰收的希望。他们坚持绿色发展理念,注重生态保护,让海雀成为了一个宜居宜业的美丽家园。(文/图 张欣、吴俊、韩贤普)
卢锡永(右)、冉戌英夫妇在清理打捞上岸的杂物。龙章榆摄 人物小传 卢锡永、冉戌英夫妇是贵州省瓮安县珠藏镇丰岩村的村民。…
本报贵阳3月29日电 (记者陈隽逸)记者从贵州省科技厅获悉:今年省科技厅从有关高校院所等单位遴选的1200名省级科技特派员已于3月中旬赴基层开展科技服务。与往年不同的是,为进一步加强科技特派员力量,提供更加精准的指导服务,贵州今年将在每个市(州)试行增派“法人科技特派员”。…
人民日报社概况关于人民网报社招聘招聘英才广告服务合作加盟供稿服务数据服务网站声明网站律师信息保护联系我们
人 民 网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