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特推: 国内首条光子芯片中试线启用覆盖从光刻到封装全闭环工艺
搜索:
您的位置: 主页 > 建造师培训 > » 正文

小米集度等第二代造车新势力进展

浏览: 1365 次 来源:网友供稿

  [汽车之家资讯] 说实在的,在蔚小理已经站稳,哪吒零跑月销破万,拜腾、奇点之流已经被人遗忘;FF在跑路和量产之间反复横跳的2023年,我实在很难想象还有人想蹚造车这趟“浑水”。先不谈烧钱的事儿,现在可不是30年前吉利和奇瑞造车的年代,国家可不允许什么阿猫阿狗都来造车,在资质这就卡的很死,这个时候入场就好像炒股在高点买入,后面还不一定能升值,可谓难上加难。

  但还真有人不信邪非要来造车,有万众瞩目的小米汽车,雷军+小米可谓自带流量;还有背靠百度和吉利,含着金汤匙出生的集度,以及默默无闻的洛轲智能。我们姑且把它们称之为“第二代造车新势力” ,今天就来看看它们进展如何,是拳打蔚小理,还是注定埋没在“造车”的黄沙里?

  小米汽车不一定几个新势力里最靠谱的,但绝对是最引人注意的。雷军和小米自带的流量足以让不关心汽车圈的朋友也来看两眼。在2021年确认造车后,由于官方不出来说话,各种信息全靠偷跑、路透和瞎猜,有八百个版本在坊间流传,我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查阅各种消息,就仿佛瓜田里吃瓜的猹,十分愉快。

  先给大家捋捋时间线日,小米创始人雷军在公开演讲中表示,未来十年,小米将投入100亿美元造车,并由雷军亲自负责造车业务。

  众所周知造车不是有钱就能造,需要双资质,分别是发改委的《新建纯电动乘用车企业管理规定》,和工信部的《新能源汽车准入规定》,俗称“准生证”。

  抄一下前辈们的作业,此前造车新势力有三种方法解决问题,第一,代工;江淮蔚来,懂的都懂;第二,直接买,比如理想汽车收购力帆获得资质,当然也得承担力帆那堆大大小小的债务;第三,靠天靠地不如靠自己,凭本事单独申请资质,哪吒就是这么干的。

  但现阶段,小米是抄不了蔚来的作业了。工信部2022年发布的《关于开展新能源汽车委托生产试点工作的通知》规定,如果想代工,那双方均需具备生产资质,只能说小米下手不果断啊,2021年就应该把这事儿搞定了啊(当然这个模式也不是完全不行,下面的部分我们再细说)。并且代工模式的坑也不少,你看倒霉的自游家NX,就被大乘坑的欲哭无泪。

  因此,大家都推测小米会直接买资质,被看上的香饽饽是宝沃。但宝沃表示我们不约,直接在7月注销了自己的汽车生产资质……并且也有消息称,国内汽车生产资质已不允许进行交易,没本事造车只能主销资质。此前有传言称,“雷军三次拜访相关部门,都没拿下资质”,只能说小米来的太晚。

  作为消费电子厂商造的车,再参考问界,估计小米汽车在智能座舱这下了不少功夫,咱不能输给华为不是?还有造车新势力最爱卷的自动驾驶,雷军直接表示小米自动驾驶将采用全栈自研,目前已进入测试阶段,目标是2024年进入汽车自动驾驶行业第一阵营。口气倒是不小,目前国内自动驾驶第一阵营的小鹏和华为系已经进入城市NOA阶段,特斯拉在海外杀疯了,希望小米给点惊喜。小米财报显示2023年Q1在汽车这就投入了11个亿!到底能带来什么?咱们拭目以待。

  另一个问题是价格,由于小米手机亲民的定位,在“小米汽车14.99万起”的消息曝光后,不少人信以为真,随后官方辟谣。从近期发现的小米汽车电池参数来看,这车估计不会太便宜,100kWh+800V快充的价格不是一时半会能打下来的。目前拥有容量在100kWh以上电池的车型,比如蔚来ES6的100kWh版本,售价近40万,极氪001的100kWh版本也要30万。不过低配车型的价格说不定值得期待,小鹏G6已经把800V的价格拉到了20万区间,不知道小米会不会跟。

  集度汽车成立于2021年3月,是吉利和百度合作的,比起上面的小米从资质到产品都是个迷,集度的进度更快一些。毕竟人家新车已经在各大车展跑了个遍,价格也已经发布。

  1. 2021年1月百度表示要进军汽车圈,3月就拉上了吉利成立集度,后续一整年一直不断地释放新消息。

  4. 2022年广州车展,集度ROBO-01探月限定版量产版亮相,新车集度ROBO-02发布。

  集度ROBO-01也不能免俗地卷起了自动驾驶和智能座舱,背靠百度,它拥有百度Apollo高阶自动驾驶的全套能力和安全体系;搭载高通8295芯片和英伟达Orin X芯片,整车AI算力538TOPS。这颗高通智能座舱芯片算力是目前主流的8155的8倍,属于下一代产品,因此颇受关注。

  不过集度的“双资质”一直也被质疑,ROBO-01探月版虽然亮相各大车展,但一直没申报工信部。但对比小米“孤立无援”,吉利的出现显然提供了保障。这就不得不提到现在AITO汽车的模式,给大家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抄作业范本,

  综上所述,由于吉利的存在以及量产车的出现,集度造车似乎处于一种“不慌,很稳”的状态。此前集度表示ROBO-01探月版将于2023年交付,在这之前,他们必须搞定双资质问题。目前已经来到8月,相信集度的好消息也该快来了。

  洛轲智能是扫地机器人公司石头科技创始人兼CEO昌敬的创业项目,于2021年1月成立。只能说不愧为小米生态链下的公司,保密水平和小米旗鼓相当。在洛轲智能成立后,除了放出对标奔驰G级、采用增程式技术路线公里,以及一些伪装程度很高的谍照外,到2022年底,洛轲智能都没有放出其他消息。

  俗线直接申报工信部!这意味着双资质已经搞定,工信部信息显示,这款车来自北京汽车制造厂,就是生产212那个厂子。比起自游家选的大乘汽车,北京汽车制造厂这种根正苗红的企业浑身上下都透露着靠谱的气息,其背后的魏桥集团在铝业方面有优势,布局新型轻量化新能源汽车产业也是顺理成章。

  根据申报信息,石头01是辆“小路虎”,长宽高分别为5050(5295)/1980/1869mm,轴距为3010mm,这个大小接近理想L8,或者坦克500。动力则是搭载由绵阳新晨动力的1.5T发动机和电机组成的增程系统,其中发动机最大功率为112千瓦。 这个动力是不是特别眼熟?没错,理想L系列同款哦。

  2023年过半,汽车行业的格局逐渐稳定,当年的新势力熬成了老炮,也有些旧时代的残党逐渐被抛弃,行业内在创新变化的同时,也充斥着“内卷”和“贩卖焦虑”,仿佛你不做自动驾驶、不做新能源、不搞低价就注定完蛋;“中国车企未来只剩5家”之类的说法如同达摩克利斯之剑悬在大家头上,在这种环境下,我对还坚持入局的企业都保持一份好奇和尊重。

  诚然,这些车企或许也不一定能活到最后,他们的产品也并非什么旷世神作,或许有的还有点老套。但不管未来如何,现在注定是个群星闪耀的时代,把握当下,在中国汽车历史上留下属于自己一页,也算一个不错的结局。那么本文中的三家“二代造车新势力”,你最看好谁呢?欢迎在评论中与我们交流。(文/汽车之家 邢月阳)

关键词: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 - 广告合作 - 网站留言 - 联系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