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IC 传输协议具有 HTTP 传输所需的几个特性,例如多路复用、流量控制、每个流的流控制和低延迟连接建立。
简单来看,QUIC 是一个通用的传输层网络协议,是由 Google 在 2012 年实现并部署,最后在 2013 年向公众公开发布。之所以开发 QUIC,Google 的初衷是解决传输控制协议(TCP)需要几次来回才能建立连接并开始传输数据的事实。原有的协议产生的连接和传输延迟时间较长,带来了较差的用户体验。QUIC 改为使用用户数据报协议 (UDP) 来传输流量。UDP 减少了客户端和服务器之间的往返次数,因此可以加快传输速度,这一点在移动网络上非常重要。
当前,业界已经陆续有不少公司用上了 QUIC 协议。其中,谷歌就非常喜欢 QUIC,以至于在 2020 年其将 QUIC 应用到了 Chrome 浏览器中,并在 Google 服务器所有的连接中,有一半以上使用了 QUIC。
虽然HTTP/3 作为新一代超文本传输协议,要比第二代更为先进一些,但HTTP/2 在 2015 年才被标准化,且据Cloudflare 数据显示,HTTP/2 仍然是应用最为广泛的 HTTP 版本,排在第二的 HTTP/3 流行度要比HTTP/2 差了很多。那么,IETF 为什么如此紧急地推出了 HTTP/3 来代替?
对此,HTTP 工作组成员 Robin Mark 专门写了一篇稿件解释道,「一开始我们并不需要一个新的 HTTP 版本,而是要让底层传输控制协议(TCP)实现升级」。
其表示,几十年来,TCP 作为网络基石,是互联网上使用和部署最广泛的协议之一,但是在互联网早期就已经出现的 TCP 并没有真正考虑到最大效率的问题。相较之下,新传输协议 QUIC 便被众人赋予期望。
这样一来,HTTP/3 也被很多人诟病,如 Apache 推迟了将协议添加到其 Web 服务器,它认为自己的 HTTPD 做得很好。也有部分隐私倡导者担心 QUIC,他们发现 QUIC 承诺的速度提升难以捉摸。
不过,无论如何,HTTP/3 进入标准化,也是 HTTP 发展历程中重要的一个里程碑事件。如果你对 HTTP/3 也感兴趣,不妨通过官方介绍了解更多内容:
☞AI 考生挑战高考作文获 48 分;IBM 宣布退出俄罗斯市场,已暂停在俄所有业务;OpenCV 4.6 发布极客头条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