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舰进行水上静态弹射小车试验的影片在社交媒体上发出后,立刻引发了外界的广泛关注。一般而言,在航母从系泊到海试的过程中,这是必走的一步。换句话讲,当走到这一步时,如果没有特殊情况的话,下一步就是海试。说得更直白点,现在福建舰的海试已经完全进入最后的倒计时,即使明天福建舰突然出海测试完全不用感到任何意外。
事实上从9月份福建舰烟囱冒烟的视频在社交媒体上发出后,福建舰的海试就已经开始进入倒计时,国内外开始关注福建舰的动向。
这段静态弹射红色小车的画面视频发出后,岛内的媒体舆论可谓是高度关注。在岛内的政论节目中,除了2024选举外,另一个声量最热的话题恐怕就是福建舰的静态弹射测试。近日台湾《中国时报》更是接二连三地集中关注、报道福建舰的动向。
除了台湾地区,美国对福建舰的动向的关注也非常大,近期美国海军新闻网站也对福建舰的最新动向做了集中关注。媒体舆论尚且如此,美国官方和台当局就更不必说了,估计他们现在已经开始把眼睛瞪大,目不转睛地盯着上海的江南造船厂,当然也不排除美军侦察机近期再有挑衅性动作,在靠近上海的附近海域进行侦察。
美台对福建舰如此关注并不意外。9月上旬,台防务部门曾发布了一份大陆军力报告,台军方在这份报告中特别点出了福建舰,并对其给出了一段注释详解,言外之意是,这是台军最大的威胁。事实上,台军这是想多了,“杀鸡焉用牛刀”,福建舰的第一目标其实并不是台军,而是要在西太平洋“区域拒止”美军,如果可能的话,甚至还会在整个西太平洋地区与美军航母战力做到势均力敌。下面就来观察一下近期福建舰的最新动向。
据台湾《中国时报》的报道称,11月26日,有军迷在微博上发布了一段视频,一辆测试飞行器(俗称:小红车)从福建舰的电磁弹射器位置之一发射,并随后落入福建舰前方的水域中。从视频画面的角度看,显然这是居高临下所拍,随后在海外的社交媒体X平台(前身是推特)上也出现了这一段影片。
根据台湾《中国时报》的说法,这应该是军迷在航空客机上拍的。上海浦东机场距离江南造船厂所在地长兴岛非常近,福建舰恰好在这里停泊。当飞机靠近上海浦东机场时,恰好低空经过此地,而乘客恰好抓拍到这一幕。
从所上传的图像看,一辆红色小车在福建舰航母甲板上在一个弹射器前被直接弹射了出去,随后成功落入航母前方的内港中。而一艘大型拖船也从福建舰前方的系泊位置移开,这显然是为相关测试工作让路。
那么视频画面中的弹射小红车是怎么一回事呢?事实上,这是“静载重”弹射测试,这是弹射型航母在海试前都会必然经过的一步。之前美军的航母甚至还有法国的“戴高乐”号航母都曾做过这一测试。或许是由于之前中国的前两艘航母—辽宁舰和山东舰都属于滑跃式航母,所以当看到这一场景时首先会有一种稍微陌生的感觉。
不过这里说的小红车估计需要加一个引号,“小红车”看起来虽然小,实际上它的重量不可低估,外界预估的重量是在32吨—36吨之间,因为歼-15T舰载机的重量就在这一范围内。之前美军“福特”号航母在海试前也曾用小红车做了静态弹射测试,据称福特号所用的“小红车”重量为36吨。台军退役中将帅化民在岛内节目中也提到了这一点,他表示,这次上舰测试的小红车一定是按照未来要上舰的舰载机的实际重量进行模拟设计的。
帅化民还表示,如果现在已经走到“小红车”测试这一步,基本上意味着电磁弹射的调试、准备工作已经差不多了。对弹射型航母而言,在海试前之所以要使用小红车进行一次静态模拟测试,主要是为了检验电磁弹射。这辆测试的“小红车”内一定有传感器,但“小红车”在航母甲板上被弹射出去后,它的应力是多少,它的速度是多少,能否在甲板末端达到舰载机弹射起飞的速度,这些都是需要记录的。帅化民认为,考虑到风阻,一般舰载机的速度要达到220海里才能够起飞。同时相关工作技术人员还要根据这一过程判断电磁弹射的安全性。例如,他们需要知道电磁弹射的电力加速度,电磁弹射的力量能否满足舰载机的起飞需求、电磁弹射的第一秒钟会有多少磅的推力,在这一过程中,电磁弹射的设计和运作是否存在什么异样。这些都是“小红车”弹射测试中非常关键的数据。
不过帅化民还指出:这次的“小红车”测试仅仅是一个开始,后续福建舰上很有可能还会测试重量更大的“小红车”。因为这次的“小红车”模拟的是一般舰载机的重量,未来空警-600也要上舰,而且它的重量可要比一般的舰载机要重得多。所以未来福建舰还是要继续做测试,还要弹射重量更大的“小红车”。而根据台湾《中国时报》的说法,从社交媒体上所发布的新图像看,在现场发现几个可能代表静载测试车辆的橙色大物体。也就是说,像这样的测试还要持续多轮,只有达到符合科学数据,符合舰载机弹射起飞作战的需求,确保电磁弹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海试前的“小红车”静态弹射试验才会彻底结束。
总之,“小红车”在福建舰甲板上一动,福建舰的航母就已经开始进入最后的倒计时。事实上,从去年福建舰航母下水开始,外界都普遍预估福建舰预计会在2023年末海试,2025年正式服役。如果按照这一时间点算的话,现在恰好是预估的海试时间点。也就是说,海试就在眼前。
实际上,从9月份开始,台媒就关注到福建舰已经开始进入海试倒计时。首先是甲板上的三条电磁弹射器上方的顶棚都已被拆除,电磁弹射全部公开亮相。随后福建舰的烟囱开始冒烟,这就意味着动力系统开始启动。当时台媒以及香港《南华早报》都认为,福建舰很有可能会在9月底或10月初展开海试。但后来这一推测被推翻了。
而进入11月后,福建舰又有了新动向。从发布的卫星图片看,福建舰旁边至少有6艘大型拖轮正在进行作业,它们似乎正把福建舰推离码头。此举意味着福建舰准备要进行海试了。随后不久,“小红车”静态电磁弹射的图像被传到了社交媒体上。
那么福建舰的海试会在什么时候开始呢?岛内媒体以及西方的观察家普遍认为:虽然之前舆论普遍预估福建舰的海试会在2023年年末开始,且广大中国民众都对福建舰有着非常高的期待,都希望能够早点看到福建舰的海试;但解放军不会受到舆论的左右,解放军很务实,会按部就班地推进航母工作进程。西方的观察家们还指出:之前有关中国航母的预测,媒体舆论普遍去预测某些重要的日子,例如福建舰下水前,舆论都普遍认为会在端午节那一天,但结果没有,解放军不会去追求某一个日子,一切都会按部就班。所以至于福建舰是否会在2024年之前进行海试,美媒和岛内媒体都不敢给出肯定回答。
美国海军新闻网站认为,对大陆而言,福建舰在某种程度上属于弯道超车。之前的辽宁舰、山东舰都属于滑跃式航母,而大陆在设计福建舰时直接跳过了蒸汽弹射,到了电磁弹射。这是大陆第一次接触到弹射型航母,所以相关准备工作会更多,挑战性会更大。
不过这些都已经不再是重点,福建舰的海试准备工作虽然细节多,但到了目前这一步,海试开启只是一个时间问题。谈及这次福建舰的海试,外界也非常瞩目。虽然当前海试工作还未开启,但综合外界的推测,这次福建舰重要的海试项目包括动力与操控系统有效性试验、电力系统满负荷试验、高速转弯试验、作战系统测试评估、电子设备运行试验、舰载机指挥控制系统试验、电磁弹射器运行试验、舰体抗冲击试验等。
其中最重要的一项,同样也是挑战性最大的一项就是电磁弹射器运行试验。西方的观察家们之前曾表示:这次大陆要挑战的可是之前从未接触过的弹射型航母,而且还是挑战性非常大的电磁弹射。美国人之前已经在蒸汽航母上有了很充足的经验,但在“福特”号航母上仍然吃了大亏,电磁弹射的问题依旧不断,把美军搞得焦头烂额。所以西方的观察家普遍质疑:解放军在电磁弹射运行试验中能取得多大的成功呢?
对于这一问题,帅化民曾在岛内节目中给出了一个阐述:“福特”号与福建舰虽然都是采用电磁弹射,但二者之间有着一定的区别。“福特”号上使用的是中压交流电力。四台电磁弹射装置共用同一个能量储存与转换系统,储能设备中存储的直流电力,必须经过转换系统的转换,才能在电磁弹射器上使用。但这样的设计存在一个缺陷,只要有一台电磁弹射装置发生了故障,其余三台都必须停机检修。
而中国的福建舰与“福特”号有着很大的不同,它所使用的是中高压直流电设计,不需要像美国“福特”号航母一样设计这么大的转换单元,具有更高的可靠性。
对于这一点,美国海军新闻网站也表示:福建舰与“福特”号走的是不同的技术路径,“福特”号航母上所遇到的问题未必能够出现在福建舰的身上。
这次福建舰的电磁弹射试验,还有一个点非常值得关注,那就是歼-35与空警-600是否上舰进行弹射测试。台湾《中国时报》透露:这次福建舰海试,歼-35与空警-600一定要上舰的。目前空警-600与歼-35正在加紧试飞,它们将首次与福建舰在海上进行电磁弹射试验,届时应该会有12架歼-35完成电磁弹射起飞训练。台媒还认为,福建舰的电磁弹射运行试验成功的标准其实不是歼-35的成功弹射起飞,而是空警-600的弹射,因为空警-600比歼-35战机要重得多,所以福建舰电磁弹射试验的挑战不在歼-35,而在空警-600。
而根据香港《大公报》的报道称,随着海试日期将近,福建舰也在近日公布了舰徽。 舰徽主体部分是劈波斩浪的福建舰,展现其全通平直甲板外观的布局。 除了甲板上停放的多架歼-35隐形战机之外,还有一架机翼下方挂载导弹的歼-35在空中做侧翻动作,紧随其后的是一架空警-600舰载固定翼预警机。这更进一步证实:歼-35与空警-600是要上舰测试的。
说了这么多,从上文可以发现一个细节:台湾岛内的媒体舆论以及西方媒体舆论都很关注福建舰的最新动态。这些还仅仅是一个缩影,媒体舆论尚且如此,美国官方以及台当局就更不用说了,估计他们现在都正瞪大双眼紧盯福建舰的一举一动。
不过这也不奇怪,因为福建舰关系到未来台海的军事实力对比。之前台军方在其出台的“大陆军力报告”中着重标注了福建舰,并把它视为台军未来所要面临的重大威胁。显然,在未来可能出现的收台之战中,福建舰将会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
4月份的“联合利剑”行动让台湾岛内真正看到了解放军航母在未来台海战事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那就是“拒止”美军,封锁台湾岛,对台湾岛东岸进行打击。而比山东舰战力更强的福建舰恐怕在这一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从对台直接作战方面讲,福建舰航母战斗群如果抢先部署到台湾岛东部海域的话,其对台军会形成一个更大的威慑力。歼-35凭借福建舰的电磁弹射以及自身隐身战力,可以高频率地对台湾岛东部的军事目标进行摧毁性打击。但值得注意的是,正所谓“杀鸡焉用牛刀”,对付台湾用得着福建舰吗?其实福建舰更可能是为“拒止”美军可能的介入而准备的。
根据台媒的说法,解放军在制定对台作战计划,以及在台海进行实战演练时,往往都会把美军的直接介入算进去,1996年美军两个航母战斗群直接介入台海给解放军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所以后来解放军发展成了以反舰导弹为核心,潜艇、轰炸机为辅助的“区域拒止”体系。“区域拒止”强调的是“非对称”,考虑到当时双方军事实力的差距,“区域拒止”意在尽可能地削弱美军对战场的主导权。
但有了航母,尤其是福建舰后,这一态势可能要出现大转变。强大的歼-35隐形舰载机依靠先进的电磁弹射完全可以与美军航母掰一掰手腕。这么说吧,之前的“区域拒止”是在实力较弱的背景下所研制的一种“以弱胜强”战略,而福建舰服役之后,未来在“拒止”美军介入台海,战场可能会进入一种“势均力敌”的状态,即解放军完全有实力与企图介入台海的美军争夺战场主导权。
从战场上的四种态势进行划分的话,“势均力敌”的段位要比“区域拒止”更高。这也意味着美军介入台海的成本会更高。所以这也是为何台军方视福建舰为大敌、岛内舆论高度关注福建舰一举一动的重要原因所在。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