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在省委、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博爱县紧紧围绕省委锚定“两个确保”,实施“十大战略”和市委“1353”总体发展思路,加快推进“三城四县一枢纽”发展战略,全县经济运行保持平稳向好态势——
工业加快转型升级,现代服务业蓬勃发展,城乡融合发展加快推进,乡村振兴全面推进,迈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不断增进群众福祉,全力保障安全稳定,统筹抓好疫情防控、防灾救灾和生态环保,交上精彩民生答卷;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推动理论武装走深走实,打造过硬干部队伍,夯实基层战斗堡垒,加强能力作风建设,坚持一体推进“三不”,全面提高管党治党水平……
2022年前三季度,该县地区生产总值累计完成122.2亿元,增速3.9%;第三产业增加值累计完成67.2亿元,增速2.3%;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5.0%、5.3%。1~10月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累计完成9.3亿元,增速6.1%;规上工业增加值累计完成23.9亿元,增速9.7%;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35.1亿元,增速11.8%。
2023年,博爱县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把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实际行动,紧紧围绕省、市工作部署,锚定“两个确保”、实施“十大战略”,全面落实“13710”工作制度,加快经济恢复步伐,抓紧抓实项目建设、企业纾困、招商引资、就业创业、消费市场复苏、高品质城市建设等重点工作,坚定信心、迎难而上,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工业加快转型升级。围绕装备制造、食品加工和新材料等主导产业和新兴产业,实施省市县重点项目130个,完成投资120.4亿元,省市重点项目均超额完成年度投资任务。在上半年重点项目综合评价获全市第二名。在全市对前三期“三个一批”考评中该县综合评价第一名;通过大员招商、以商招商、链式招商等,全年累计签约项目46个,总投资额45.4亿元;实施40个“四化改造”项目,总投资43.5亿元;深入开展“万人助万企”活动,共收集汇总企业问题154项,152项问题已协调解决,问题解决率98.7%。
现代服务业蓬勃发展。全线贯通西部旅游环线,彻底解决了通往丹河沿线众多旅游村庄和景点道路不畅的瓶颈;寨豁乡成功创建河南省特色生态旅游示范镇,探花庄村成为首批河南省乡村康养旅游示范村创建单位,青天河村、下伏头村入选焦作市乡村康养旅游示范村创建单位,江岭村入选第二批省级康养旅游示范村创建单位;总投资1亿元的青天河游客服务中心项目主体已封顶;总投资3850万元的天女飞丝项目和水上飘浮乐园项目,工程进度超70%;打造“一村一品一网红”农产品上行新模式,全力助推农特产品上行;全县新增市场主体117家,电商企业累计达417家,全县网络交易额达39.17亿元、网络零售额13.49亿元。在第六届中国农村电商大会上,该县作了电商发展经验分享。
城乡融合发展加快推进。高铁新城配套设施稳步推进;博爱县电商扶贫产业园及“双创中心”建筑主体开工建设;高质量服务沿太行高速项目建设;完成30个老旧小区改造提质工程;完成10条“四好农村路”道路提升工程,共改造7.8公里;完成许九路、博王路等民生实事新改建农村公路项目6公里,为城乡融合发展提供支撑。
乡村振兴全面推进。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精准落实帮扶措施,守住了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个,创新“三个三”资产收益管理模式,被作为典型经验全省推广。2021年代表焦作迎检全省巩固脱贫后评估,焦作市取得全省第六名;2022年再次代表焦作迎检全省脱贫攻坚后评估,获得评估组充分肯定。毫不松懈抓好粮食生产,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集中攻坚行动。全县2033户改厕任务已全部完成。在全省农村人居环境集中整治行动进展情况的通报中,获评整治成效较好的20个县之一。
博爱经济技术开发区内安彩新材料有限公司年产18万吨的机器人生产线。焦作日报全媒体记者 刘金元 摄
不断增进群众福祉。全县教育、社保、卫生健康等主要民生类支出完成12.1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78.4%;统筹做好老年人养老服务保障工作,提升儿童福利保障水平,发放城乡低保、残疾人两项补贴、高龄补贴等资金4090.5万元;发放各类社保费7.7亿元,各项社会保险参保人数均超额完成市定任务目标;开展职业培训1.4万人次,新增技能人才10267人,新增高技能人才6737人,均超额完成年度市定目标任务;完成县域医共体建设,组建博爱县卫生健康集团总医院,远程会诊、远程心电、影像等六项服务已投入使用。县人民医院门诊医技楼等5项重点项目进展顺利,健康博爱建设全面推进;教育“双减”工作稳步推进,课后延时服务学生参与率达97%以上;普惠性民办幼儿园普惠率达81%以上。焦作新材料职业学院迎来首批学生,补齐了该县在高等教育层面上的短板。
全力保障安全稳定。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刑事案件、传统盗抢骗案件、电信诈骗案件,分别下降28.7%、32.5%、39.1%,群众安全感不断增强;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巩固提升,常态化对重点企业开展风险排查;开展“法律七进”等系列主题法治宣传活动,新建泗沟村、九街社区等5个法治宣传阵地。
统筹抓好疫情防控、防灾救灾和生态环保。面对交叉迭加的复杂严峻疫情形势,迅速投入人力物力,开展应急处置。14名县级领导、477名党员干部驻村开展工作,群众生活得到有效保障,疫情得到有效控制;汛前组织各项实战演练54场,开展拉网式排查,及时消除风险隐患,实现了安全度汛;持续强化扬尘、企业、煤场、机动车尾气等重点领域管控,取缔“散乱污”企业6家,帮助企业解决20个环保问题;开展河湖“清四乱”和“四水同治”,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取水水质达标率100%,生态环境得到有效恢复。
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第一时间召开县委常委会、全县干部会议,认真传达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制订《博爱县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工作方案》,组建“博爱县党的二十大精神集中宣讲团”,充分发挥“关键少数”的示范带动作用,深入乡镇、企业进行示范宣讲,分系统、分区域、分行业开展示范宣讲,确保党的二十大精神在博爱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推动理论武装走深走实。严格落实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制度和“第一议题”制度,县委常委会和县委中心组开展集中学习45次;围绕四个方面12个重点领域,全面进行风险排查化解工作,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
打造过硬干部队伍。践行新时代好干部标准,着力打造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人才队伍,“能上能下”激发干事担当氛围;加大年轻干部培养力度,精心调研摸排,科学组织开展优秀年轻干部专题调研,517名年轻干部积极主动参与调研,激励鼓舞年轻干部干事创业的热情。
河南中炭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年产10万吨锂电池专用负极材料项目正在加紧建设。焦作日报全媒体记者 宋崇飞 摄
夯实基层战斗堡垒。扎实推进“五星”支部创建,运用项目化思维,开展“可研”讨论,每个村都做到了创有可创的目标、争有可争的位次。开展“村社干部大比武”活动,摸排整顿8个软弱涣散村党组织。
加强能力作风建设。扎实开展“能力作风建设年”活动,紧紧围绕“提升能力、锻造作风、实干立身、争先出彩”主题,突出政治统领,推动理论武装与工作实效双提质。
坚持一体推进“三不”。去年以来全县纪检监察机关共立案111件,给予党纪政务处分124人。起到了强大震慑作用;积极推动“廉洁博爱”建设,全面推进清明政治引领、清廉政府提质、清正干部塑造、清朗社会构建、清白家风涵养“五大工程”,以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护航高质量发展环境。
同时,博爱县委始终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凝聚了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合力。
全力推进项目建设。重点推进装备制造和食品加工的主导产业,新材料和5G产业的战略型新兴产业“2+2”产业项目,实施“绕链招商”。谋划2023年重大项目258个,总投资917亿元,年度计划完成投资149.9亿元。重点抓好投资80亿元的博爱县1200MW抽水蓄能电站项目、中炭公司石墨负极材料二期项目、龙佰智造砂磨机、金隅水泥砂石骨料等项目,加快推进天基公司转型发展改造提升、华润电力汽轮机改造等40个转型升级项目建设。
抓实招商引资工作。围绕装备制造、新材料、食品加工等主导产业和新兴产业,积极谋划投资超10亿元乃至超20亿元以上的重大产业项目。跟踪推进5G产业孵化园招商工作,谋划在深圳、上海等地区举办招商推介活动,学习郑州高新区经验,与联东集团、深圳产业园区协会等机构对接洽谈,争取合作,密切跟踪跟进许继风电装备、无水港、光伏支架等项目,争取尽快落地。
推动消费市场复苏。组织各类企业、个体工商户、灵活就业者参与惠民促消费活动,释放消费潜力。加快青天河旅游客服中心、天女飞丝、雕塑瀑布、水上漂浮乐园等项目建设,带动乡村旅游和文旅产业发展,提振文旅产业消费。同时,计划引进1家文化旅游投资项目,谋划2个政府专项债文旅项目,推进文化活动中心、北山康养水系2个重点文旅项目建设;完成探花庄和江岭村省级乡村康养旅游示范村创建,争创“花间巷”省级文旅夜间消费示范街区。大力发展电子商务,组织中小微商户参加“直播电商培训班”,促进电商直播蓬勃发展。
持续抓好就业创业。加大农产品加工、乡村旅游等劳动密集型产业项目政策支持力度,落实支持企业吸纳就业担保贷款等稳岗政策,确保全年完成城镇新增就业5300人以上,完成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400人以上,将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
推动高品质城市建设。实施博爱县2023年老旧小区改造配套基础设施项目,涉及改造老旧小区33个,户数1086户;投资1.5亿元实施城区道路路网建设项目和城区雨污水管网改造升级及通信管网建设项目,对城区中山路、海华路南段、玉祥路东段等8公里管网进行改造;投资7000万元实施城区人行道等无障碍改造项目,对城区葵城路、中山路等6条道路进行改造,建设全国无障碍城市;计划投资1.67亿元,对太焦高铁焦西站综合客运枢纽、博爱县公共交通服务体系等2个项目进行改造提升。
加快乡村振兴步伐。扛稳粮食安全重任,确保粮食产量稳定在2亿公斤以上。围绕“肉牛、蔬菜、林果、怀姜”产业,积极推进牛肉丸加工园区、牛肉产品科技研发中心、智慧牧场和蔬菜深加工项目建设,全面提升该县特色农业产业质量。积极申报2个省级乡村建设示范乡镇,开工建设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百县千亿”试点项目,对金城乡南水北调(中线个村庄生活污水进行治理,完成21个村1619户厕所改造任务和46个村8.2万平方米的背街小巷硬化任务,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