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9日,中国气象局召开新闻发布会,盘点了2022年全国天气气候特征。国家气候中心副主任肖潺介绍,
全国平均气温历史次高。2022年,全国平均气温10.5℃,较常年偏高约0.6℃,为1961年以来仅次于2021年的历史次高,甘肃、湖北、四川和新疆4个省(区)均为1961年以来历史最高。
全国降水总体偏少。全国平均降水量606.1毫米,较常年偏少5.0%,为2012年以来最少。但空间上分布不均,全国有11个省(区、市)降水量较常年偏多,其中,吉林(偏多35%)为1961年以来历史最多,辽宁(偏多39%)为第三多;20个省(区、市)降水量较常年偏少,其中,上海、安徽和宁夏偏少二成。
夏秋季高温创历史之最。全国平均高温日数(16.4天)为1961年以来历史最多。浙闽川渝等13省(市)高温日数均为1961年以来历史最多。6月13日至8月30日,我国中东部地区出现大范围持续高温天气过程,持续时间长达79天,有361站(占全国总站数14.9%)日最高气温达到或超过历史极值,此次高温事件综合强度为1961年有完整气象观测记录以来最强。
区域性和阶段性干旱明显,南方夏秋连旱影响重。年内,我国旱情总体偏重,区域性和阶段性干旱明显。华东、华中等地出现阶段性春夏连旱,长江中下游及川渝等地7月至11月上半月持续高温少雨,遭遇夏秋连旱。长江流域中旱以上干旱日数77天,较常年同期偏多54天,为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最多。
暴雨过程频繁,华南、东北雨涝灾害重,珠江流域和松辽流域现汛情。2022年,全国共出现38次区域暴雨天气过程。春末夏初“龙舟水”强袭,珠江流域出现汛情;6-7月东北地区雨日多、雨量大,松辽流域40条河流发生超警以上洪水;8月中下旬四川、青海等局地短时强降雨引发山洪,致灾重。
登陆台风异常偏少。2022年,西北太平洋和南海共有25个台风生成,接近于常年平均(25.1个),其中4个登陆我国,较常年偏少3.1个,与1982、1997和1998 年并列为1949年以来历史最少。首个登陆台风“暹芭”登陆强度强,台风“梅花”先后四次登陆,强度大、影响范围广。
沙尘天气少且晚发。我国北方地区春季共出现8次沙尘天气过程,较常年同期偏少2.7次。3月3日至5日,出现首次大范围沙尘天气过程,较常年偏晚16天。
强对流天气过程偏少,局地致灾重。年内发生38次区域性强对流过程,少于过去三年平均数,但局地致灾重。据不完全统计,经灾调证实的龙卷风达25次,其中中等强度以上达11次,与常年持平。
寒潮过程明显偏多、影响范围广。全年共发生34次冷空气过程(含寒潮过程11次),冷空气和寒潮过程均较常年偏多,其中寒潮过程偏多6次。对农业、电力、交通等行业造成不利影响。
2022年12月,我国气候总体呈冷干特征。12月全国平均气温-4.2℃,较常年同期偏低1.2℃,为2013年以来历史同期最低。全国平均降水量7.5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少36.9%。月内,全国有4个国家气象观测站日最低气温突破或持平12月极小值。12月我国主要天气气候事件如下:
西南地区气象干旱呈总体缓解态势。12月初至12月26日,重庆东南部、贵州北部和东南部、湖南西部、广西北部、云南东部等地有特旱。12月27-29日,西南、华中南部以及华南北部等地出现5~25毫米降水量,有效缓解了旱情。12月31日,西南地区中部和东部等地仍有中旱和重旱,其他地区气象干旱基本解除。
4次冷空气过程影响我国。12月,有4次冷空气过程影响我国,分别是12月11-12日、17-19日、22-23日、26-27日,次数接近常年同期(3.9次)。其中,17-19日的冷空气过程为强冷空气过程,造成全国大范围强降温,其中华东大部分地区出现6℃以上降温,局地降温超过8℃。
沙尘天气影响我国北方地区。12月11-13日,新疆南疆盆地、内蒙古大部、甘肃西部和北部、青海西北部、宁夏、陕西。中北部、山西、河北、北京、天津、山东、黑龙江西南部、吉林、辽宁等地出现扬沙或浮尘。其中,内蒙古中西部出现沙尘暴,局地强沙尘暴。北京12月12日出现6、7级阵风,局地达8级以上。北京PM10浓度明显上升,能见度下降,大部分地区最低能见度1~4公里。
全国降雪日数接近常年同期。12月,受冷空气过程影响,我国部分地区出现降雪天气。内蒙古中东部、东北北部和东部、新疆北部等地降雪日数有5~10天,部分地区10天以上。新疆大部、西藏北部和东部、内蒙古东北部以及西北西南部、东北中部等地降雪日数较常年同期偏少2~6天,局地偏少6天以上;新疆北部、内蒙古中部、东北西北部等地偏多2~4天,局部地区超过4天。
2022年12月,全国共发布预警信息1.87万条,同比降低4.5%。沙尘预警信息较2021年增加245条,低温预警同比增加440%,大雾、暴雪预警信息同比分别降低42.6%和46.8%。预警信息在防灾减灾决策和基层组织临灾避险中发挥了较好的作用。
预计1月上旬末至中旬,我国大部地区气温整体将先升后降,起伏明显。12日前,中东部大部地区气温显着回升,部分地区平均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3~6℃;之后,随着影响我国的冷空气势力增强,中东部大部地区平均气温将由前期显着偏高逐渐转为明显偏低,大部地区较常年同期偏低1~2℃,其中西北地区东部、东北地区北部和东部、华北中北部及江南西部等地偏低3~4℃。
预计1月上旬末至中旬,我国中东部地区降水将比前期明显增加,江淮、江汉、江南大部、华南中东部及四川盆地东部等地累计降水量有20~40毫米,江南中部和南部、华南西部及北部等地部分地区有50~70毫米,华南北部局地超过100毫米;上述大部地区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多3~7成,局地偏多1~2倍;此外,新疆北部、西北地区东部、华北、东北地区、黄淮等地降雨量将较常年同期偏多3~5成。累计降水量一般将有3~8毫米,部分地区10~25毫米。
11日至12日,强冷空气开始影响新疆,北疆大部将出现中到大雪,局地暴雪,降温幅度可达6~12℃,局地降温超过14℃。上述地区还将有4~6级偏北风,阵风7~8级。
12日至15日,强冷空气继续东移影响我国中东部。西北地区东部、华北、东北地区大部、黄淮、江淮北部、江汉北部等地将有小到中雪(雨)或雨夹雪,局地大到暴雪;四川盆地东部、江南、华南等地有小到中雨,局地大到暴雨;此外,中东部大部地区并将出现6~10℃降温,内蒙古、东北地区、江汉、江南等地局地降温超过14℃。
13日至15日北方大部及江南等地自北向南还将有4~6级偏北风。13日至16日我国东部海区自北向南将先后出现6~8级偏北风。
1月9日,中国气象局召开新闻发布会,盘点了2022年全国天气气候特征。国家气候中心副主任肖潺介绍,在刚刚过去的2022年,我国天气气候特征明显,出现了多个之最。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