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特推: 下个路口见伴奏具体内容!
搜索:
您的位置: 主页 > 建造师查询 > » 正文

中国经验美国学不会

浏览: 1365 次 来源:网友供稿

  日前,美国着名智库兰德公司发表评论,总结了中国制造业的发展经验,并认為在美国试图復兴国内制造业之际,中国经验“或许能為美国带来益处”。无论美国智库多麼习惯於戴着有色眼镜看中国,在实现人类史上最大规模的工业化、建成全球最大制造业国家的成绩单面前,他们也不得不承认,中国取得了空前成功。

  中国不依赖关税,而美国竟将关税作為强迫制造业回流、保护本土制造业发展的主要手段。事实上,对本就虚弱的美国制造业来说,关税不仅不是解药,反而可能成為毒药。美国进步政策研究所一针见血地指出,美国政府认為关税在某种程度上会扩大制造业的观点显得“如此狭隘和幼稚”,关税会提高美国制造业成本,其规模可能因此缩小。2018年美国对华征收“301”关税后,制造业佔美国GDP的比例没有上升,而是由10.9%下降到9.9%。

  相比中国政府善於制定长期且可预测的產业规划,美国政府的產业政策则在“左”和“右”间急剧摇摆。前政府力捧新能源產业,现政府就支持传统化石能源﹔前政府要监管人工智能技术研究,现政府就废除政令任其自由发展﹔前政府推出《芯片法案》,為芯片企业提供数百亿美元的资助,现总统就批评法案“非常糟糕”,称其為“一场灾难”。政府的“翻脸”使產业界无所适从,美国半导体企业Wolfspeed本计划在未来几年招聘1800人,但由於政府资助变得不确定,该公司在3月初反而裁员180人。

  在中国通过机器人、智能自动化提升制造业生產力的同时,美国政府却在亲手损害自己的自动化制造能力。在全球机器人供应链中,中国的角色举足轻重,诸多关键零部件依赖中国生產。以人形机器人為例,据摩根士丹利分析,全球约56%的相关供应链公司位於中国。美国“商业内幕”网站报道称,美国对华加征关税将推高许多美国机器人制造商的运营成本。

  在科研创新投入上,与中国政府不断发力不同,美国政府正在削减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等机构的科研预算。

  对比中美发展制造业的不同路径可以看出:中国是拥抱全球市场、加强自身内功,出发点是互利共赢﹔美国则是要建立关税壁垒,强迫制造业回流,目的是损人利己。类似现象也出现在科技领域,中国科技发展强调自立自强,美国维持科技优势的手段重在制裁打压他国。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互利共赢才能获得成功,损人利己终是害己。美国不破除损人利己的霸权主义魔障,即使有再多的中国成功经验摆在面前,美国也学不会。

  人民日报社概况关於人民网报社招聘招聘英才广告服务合作加盟版权服务数据服务网站声明网站律师信息保护联系我们

  人 民 网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关键词: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 - 广告合作 - 网站留言 - 联系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