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特推: 壹连科技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212%开拓低空经济新市场
搜索:
您的位置: 主页 > 建造师查询 > » 正文

我国自主研制超大型耙吸挖泥船在江苏啟东下水

浏览: 1365 次 来源:网友供稿

  人民网北京8月26日电 (记者王连香)8月26日,由我国自主设计研发建造的35000立方米舱容等级超大型耙吸挖泥船“通浚”轮和“浚广”轮在江苏啟东成功下水。挖泥船也叫疏浚船,常用於港口清淤、航道挖掘、填海造陆等作业。

  这对“疏浚双胞胎”从头到脚都透着“中国智造”的底气。从概念设计到智能系统开发,全链条实现“国轮国造”,198米的船长、38.5米的船宽,再加上18米的型深,让它们拥有了亚洲第一的35000立方米泥舱容量,最大挖深更是能达到120米,相当於把耙头伸到40层楼高的海底“作业”。

  据悉,两艘挖泥船由中交疏浚统筹统建和概念设计,中交天航局、广航局投资并主导设计建造,中交疏浚技术装备国家工程研究中心设计建造总承包和开发智能疏浚系统,联合中船708所具体承担船舶设计,上海振华重工集团负责建造,中交疏浚负责採购和研制船载装备。

  作為新一代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耙吸挖泥船,“通浚”轮和“浚广”轮具有“智慧、高效、全能、环保”四大特性,智能作业模式涵盖“挖-运-吹”全链条,具备“强破土、大挖深、远运距、长吹距”等优异性能。

  两船建造期间,创新採用“数字化船坞+模块化建造”,建造效率提升约20%。两艘“疏浚利器”具备无限航区航行能力,可在八级风浪条件下作业,船舶耙头最大可伸至约40层楼高的海底吸挖泥沙。搭配自主研发的“一键疏浚”和“浚驾合一”智能疏浚控制系统,由1名船员便可完成所有航行和施工任务,真正实现了疏浚作业的全自动控制,智控系统达到国际领先水准。正常施工环境下,船舶可在90分鐘内将泥舱全部填满,装载效率世界领先。

  人民网北京8月26日电 (记者罗知之)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今日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十四五”时期能源高质量发展成就。国家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国家能源局局长王宏志在会上表示,能源消费“逐绿前行”,全社会用电量中,每3度电就有1度绿电。…

  人民网北京8月26日电 (记者罗知之)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今日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十四五”时期能源高质量发展成就。国家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国家能源局局长王宏志在会上表示, “十四五”期间,我国建成了全球最大的电动汽车充电网络,每5辆车就有2个充电桩,老百姓充电更省心。…

  报社招聘招聘英才广告服务合作加盟版权服务数据服务网站声明网站律师信息保护联系我们人民日报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举报邮箱:

关键词: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 - 广告合作 - 网站留言 - 联系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