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文山这十年”系列新闻发布会上,麻栗坡县相关领导介绍了在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建设中涌现出的好做法。
十年来,麻栗坡县先后打造了各级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单位和教育基地(馆)600余家,2020年成功获得“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称号。
主要有四个方面的做法:突出“一把手”抓创建。坚持把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作为县、乡、村、组四级书记的第一职责,形成党委统一领导、政府协调落实、各级部门齐抓共管、全社会通力协作的创建格局。
坚持把“全民参与,共建共享”落到实处。深入开展“九进”示范创建,并延伸到基层政法单位、社会组织等。同时,采取“军民共建、警民共建、城乡共建、村企共建、村寨共建”五种创建方式开展创建活动。
融入红色文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利用“百名讲师上讲台、千堂党课进基层、万名党员进党校”开展宣传教育,引领各族人民心向党、感党恩。把红色文化融入民族民间活动、融入课堂、融入工作、融入生活,从而树立“三个离不开思想”,增强“五个认同”,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生根发芽。
坚持把“一家人都要过上好日子”作为目标追求。坚持把让每个家庭、每个民族过上好日子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把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融入到乡村振兴、基层社会治理、强边固防等各项工作中,推进创建工作和边疆经济社会发展“双融合、双促进、双达标”,以民生大改善促进民族大团结。(麻栗坡县融媒体中心)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