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浩长江,奔流着从南京城穿过。在长江北岸的南京江北新区泰山街道,修建一新的长江滨江岸线步道上,人们欣赏着美丽的江景,感受着岸绿水清的生态环境。
不只是在长江岸线,在泰山街道的“母亲河”——朱家山河,经过整治提升后的河道和岸线,已然成为居民百姓亲近水环境、享受水环境的好去处,碧水清波、岸线生态。如今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幸福画卷正徐徐展开。
近年来,被称为江北新区“桥头堡”的泰山街道,始终把打好“碧水保卫战”作为建设“幸福泰山·宜居家园”的重要抓手,通过河道环境综合整治、长江岸线禁捕、建设“家门口”的口袋公园等一系列“组合拳”,为43万居民百姓期盼的生态水美找到了最直接、最可感的注解。
认真开展长江岸线清理整治成效“回头看”,早已成为泰山街道每季度常规工作。持续推进长江入河排污口常态化排查整治,牵头完成长江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目标任务38个,依托长江岸线网格化管理机制,开展长江岸线网格化巡查,及时发现并处置可能对长江水体造成环境影响的污染隐患。
依托街道、社区、共建单位、志愿者、热心市民等“五方联动”力量,加大长江岸线禁捕政策宣传,强化长江岸线违规垂钓行为巡查劝导,做好重点水域“四清四无”大排查,加快推进水产养殖生产环节废旧渔网渔具回收处置与利用,加强水产品交易市场、涉渔餐饮场所执法检查,营造水上不捕、市场不售、居民不食的长江禁渔良好氛围。
近些年,泰山街道先后实施或配合新区共同完成了朱家山河、五一河、创业河、双垄河、大众河、安业河等辖区重点河道的环境整治提升,对部分河道实施生态补水,通过全面提升河道水质,对沿线护坡、堤顶道路实施美化序化,让曾经不尽如人意的河道环境彻底旧貌换新颜,成为岸绿水清、景致优美的生态河道。
河道水环境三分治、七分管。近年来,街道大力实施河长制,建立街道、社区两级河长与民间河长巡河机制,2022年度累计开展街级河长巡河超过200次,社区级河长巡河超过2000次,促进河道环境问题及时发现及时整改。同时,街道持续推广河道养护市场化运作模式,将全街24条河道、1座水库全部纳入管养,建立健全考核监督机制,采取日常监督与季度考核相结合模式,将考核结果运用于养护单位资金拨付,有效确保了河道管养标准落细落实,管出成效。
河道水环境提升取得了成效,如何让沿河生态环境也同步得到提升改善?对于这个问题,泰山街道给出了自己的“答卷”。
2019年以来,泰山街道先后打造朱家山河滨河游园(一期、二期)、创业河滨河游园(步道)、五一河滨河游园(步道)等一批居民“家门口”的口袋公园,在河道沿线种植绿化苗木,设置了健身步道、健身器材,并从群众游园安全和宣传环保政策的角度出发,在朱家山河滨河沿线公里加装安全护栏,融入爱护水环境的宣传公益广告,为居民百姓打造了集游玩、休闲、健身等多功能于一体的滨河景观长廊,让辖区河道沿线“锦上添花”。今年,街道正稳步有序推进双垄河沿线环境整治提升,计划打造双垄河滨河游园,让居民百姓再添一处“家门口”的生态休闲场所。
岸绿水清、生态宜居,2023年,锚定让辖区水环境持续提质增效的工作目标,泰山街道还将持续发力,坚持关口前移、标本兼治,突出河长履职、打造幸福河湖,共抓长江保护、实施生态修复等工作为重点,加快推进排污系统监测、完善管网建设、落实生态补水,建立河长巡查、日常监督、闭环处置的水环境问题发现及处置机制,持续推进辖区幸福河湖创建,常态化规范化实施“清四乱”工作,不断巩固长江岸线网格化巡查管理,坚决落实长江岸线禁捕监管,强化部门联动执法,唱好新时代泰山“长江之歌”,用行动呵护属于全体泰山人民的幸福水美。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