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的地级行政区划设置中,“地级市”的称呼最为普遍,而在少数民族聚居区则是称作“州”或“盟”。其中,“盟”主要是设在内蒙古地区,如兴安盟、锡林郭勒盟、阿拉善盟等。此外,有极少数的地级行政区,既不叫市、也不叫州或盟,而是称作“地区”。
也许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地区”这个行政机构应该是上个世纪的历史产物。的确,据公开资料显示:在1982年的时候,我国当时设立的“地区”数量高达170个,占当时318个地级行政区的53%,是地级行政区的绝对主体。直到1983年地级行政区改革后,大部分“地区”被撤销,地级市才成为我国地级行政区划的主流。但实际上,我国目前还有几个地方仍在实行“地区制”。那么,迄今为止,我国还有多少个“地区”呢?
一、黑龙江的大兴安岭地区:成立于1970年4月1日,前身是“大兴安岭特区”,目前下辖2个县、1个市、4个区,共计26个镇、11个乡、6个街道,面积为8.3万平方公里、常住人口约为33.1万人。大兴安岭地区的人民政府称为“大兴安岭地区行政公署”,是黑龙江省人民政府的派出机构,正厅级,其“一把手”叫作“行署专员”。
除了大兴安岭地区行政公署外,大兴安岭地区也有其他三套领导班子:中共大兴安岭地区委员会、政协大兴安岭地区工作委员会、人大大兴安岭地区工作委员会。其中,中共大兴安岭地区委员会的“一把手”称作地委书记,这也是个很有年代感的称呼了;地委书记主持领导地区的全面工作。
二、西藏的阿里地区:阿里是我国西藏自治区的一个地级行政区划,也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小的地区之一,拥有独特的高原自然风貌,目前下辖7个县,共计7镇、37个乡,总人口约13万人、辖区面积多达30.5万平方公里(相当于3个浙江省)。
和大兴安岭地区一样,阿里地区的人民政府也称作“行政公署”,其“一把手”叫作“行署专员”。同时也设有中共阿里地区委员会、政协阿里地区工作委员会、人大阿里地区工作委员会,中共阿里地区委员会的“一把手”称作地委书记,主持领导阿里地区的全面工作。
1、塔城地区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北部、伊犁哈萨克自治州中部,总面积为10.5万平方公里,辖区内常住人口约110.87万人(含兵团),现有塔城市、乌苏市、沙湾市、额敏县、裕民县、托里县、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7个县(市),共计有69个乡镇、8个街道。
此外,塔城地区驻有兵团第七师、八师、十师部分团场和第九师整建制共33个团场,是全疆驻兵团师团最多的地区。
位于新疆西南部,总面积16.2万平方公里,与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三国接壤,边境线万人。目前,喀什地区下辖1市、11县,共计183个乡镇、街道。此外,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三师也有16个农牧团场分布在喀什地区。
在政府机构设置上,新疆的5个地区都是统一设立地区行政公署,行政公署主要领导叫作“行署专员”;其他三套领导班子设置与大兴安岭地区、西藏的阿里地区的设置一致。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