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年身边有好几个乡镇副书记都陆陆续续的调进县城了,新的职务大多是县局的副局长,问他们为什么要进城,回答出奇的一致,不想熬了。
一句不想熬了,道出了多少基层朋友的心酸,那么以乡镇副书记的身份,调进县城当一个副局长,到底划不划算呢?
乡镇是正科级建制,书记、镇长、人大主席三个是正科级,虽然副书记排位全镇第四,但它的级别和普通的副镇长一样,都是副科。
县直机关局无特殊情况也是正科级,那么副局长自然而然就是副科了,不过县局的领导岗位没有乡镇那么多,按照一正三副的架构,一个局长是正科,三个副局长级别都是副科。比较特殊的是县公安局,该局的常务副局长级别为正科,副局长的职数甚至多达五个。
至今仍有人觉得县直机关的待遇要好于乡镇,其实那至少已经是几年前的事了,现在的县直待遇不如乡镇,无论是年底的绩效奖金,还是每月到手的薪资待遇。
副书记和副局长都是副科待遇,同等情况下,副书记的工资却比副局长高,因为在乡镇工作有专门的补助,调进城以后,这项补助会自动取消,补助标准各地有不同,我所在的中部地区乡镇补助的标准为400元/月。
乡镇副书记作为乡镇的第四把交椅,相比于其他乡镇副职领导,它的份量更重,分管的工作也是重点工作,现阶段是农业和乡村振兴,可是副书记归根结底只是基层领导,很少有自己能做主的时候,所以也就没什么权力,其实乡镇领导都是这样的。
而副局长的权力大小完全取决于其分管的是不是核心工作,比如在县民政局,分管社会救助的副局长,权力肯定比分管养老院的副局长权力大。
但是,不管是分管哪一块工作,副局长手中或多或少都有该领域的资源分配权,虽然管的没有乡镇副书记多,但比起外强中干的副书记,副局长的实际权力明显要大一些。
一帆风顺,又有一定背景的情况下,副书记的成长路线是先升任镇长,接着再接任书记,当然,这是理想情况下,也有通过提拔为人大主席解决正科待遇的。
在乡镇的所有副职中,副书记是提拔希望最大的一个,但并不意味着别的副职就一定落后,组织委员直接提拔当乡镇书记的例子也有,乡镇的升迁比较混乱,并没有固定的模式和章法。
副局长有两个途径解决正科,一个是转正当局长,另一个是调到乡镇当镇长(极少数能当书记),相比于到乡镇去解决,转正的难度要大得多,在县一级的行政体制内,局长这个位置非常抢手。
所以,副书记也好,副局长也罢,升正科的难度其实相差不大,副书记面临的竞争对手更多,而副局长需要等待的时间更长。
尽管如此,副书记进城当副局长,只要不是那些太小太差的局,都可以算是升迁,毕竟县城的工作环境要明显好于乡镇,副局长也比副书记的实际地位高得多,能够带来的实惠也越多。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