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大叔家住晋江东石镇,长期以来有炒股的习惯。2022年12月,有人电话联系他介绍股票,后被对方拉进群。吴大叔发现,“团长”推荐的股票都上涨了,他心动了,就私信“团长”了解相关情况,对方推荐下载一款投资理财软件。
“操作简单,只要往‘团长’指定的银行账户里面转钱,每次转完账我都会去APP查看一下,账面上显示资金到账,也能正常投资。”吴大叔介绍,从今年1月5日到1月19日,他陆续转账18笔共计104万余元。
其间,吴大叔试着提现1万多元成功,这让他没有产生怀疑,又继续投资。1月19日,吴大叔想再次提现,结果不成功,APP客服联系不上,自己也被踢出了群聊。他才意识到自己被骗了,随即向警方求助。
接警后,晋江警方深入侦查、细致摸排,锁定安徽省合肥市一名叶姓男子有重大作案嫌疑。2月2日下午2时许,在当地警方的配合下,晋江警方抓获犯罪嫌疑人叶某。
据叶某交代,他在朋友葛某的介绍下,将个人的两张银行卡借给他人转账,从中获利5000元。当晚6时许,民警在合肥市肥东县将犯罪嫌疑人葛某抓获。
2月4日,叶某、葛某被押解回晋江。目前,叶某、葛某两人因涉嫌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被公安机关依法刑事拘留,该案还待进一步审查中。
9日,泉州市反诈骗中心梳理10种节后常见骗局,并发布节后防骗指南。泉州市反诈骗中心提醒,谨记防骗“六不”“三问”要诀,不轻信,不汇款,不透露,不扫码,不点击陌生网址链接,不接听转接电话。遇到可疑情况,要多方求证。
由于春节期间大量快递积压等待派送,骗子瞅准这个时机,假冒快递公司,电话通知称快递丢失,公司可双倍甚至数倍赔偿,随后要求添加事主微信,诱导事主扫二维码,并承诺通过支付宝退款。在扫描二维码并通过支付宝账号和密码登入支付界面后,便跳出了退款页面。当依次输入了姓名、持卡人、卡号、密码信息后,手机却不断显现超时状态,落入圈套。
民警提醒:商品有任何问题请通过购买商品的APP进行咨询或申诉,快递问题也可通过商家客服进行咨询。如有加微信补偿损失或通过其他渠道联系消费者的都是诈骗。
“足不出户,日赚百元”,看到这样的招聘广告你会动心吗?骗子承诺有偿刷单,第一笔会返还少量佣金给受害人吸引其上钩,随后加大刷单物品金额,并以各种理由骗取受害人继续消费刷单,但不再支付佣金也不退还本金。
“我是××,给你拜年了!我换号码了,你记一下……”春节期间,收到这样一个陌生号码的短信,你可能并不会在意,立刻将号码存为你熟悉的朋友。春节过后,新号码又会发来短信:有事请你帮忙。一看是朋友或亲戚的名字,警惕性自然松懈。接下来,各种老套骗术上场,稍有不慎就会上当受骗。
骗子冒充公检法工作人员拨打事主电话,以事主身份信息被盗用、涉嫌洗钱、贩毒等犯罪为由,恐吓诱骗要求其将资金转入“安全账户”配合调查。
民警提醒:公检法执法部门有严格的办案程序,不会通过电话调查所谓的涉嫌犯罪等问题,也不会相互接转电话,不存在所谓的“安全账户”。
春节买年货、孝敬父母、派发压岁钱。节后还款压力大啊!诈骗分子瞅准时机,承诺可提供无需抵押的低门槛贷款,诱骗事主先交一定金额的手续费、保证金等。事主往往贷款没到手,自己的钱却被骗走。
民警提醒:正规贷款公司决不会在贷款发放前以各种名义要求先支付所谓的“保证金”“解冻费”或“利息”。
“这就是我本人,绝对没有P过图。”骗子利用微信等社交软件,伪装成“高帅富”“白富美”或老乡等,加事主为好友,骗取感情和信任后,便以资金紧张、家人有难等理由骗取钱财。
“恭喜您被××节目抽中为一等奖,将获得价值×万元的奖品,领取码为×××。”相信大部分人对此类短信或电话通知的“中奖”都会一笑置之,不会相信。但随着诈骗分子的话术编造得越来越精巧,还是会使一部分安全意识较薄弱的人掉入陷阱。一旦相信“中奖”,骗子便会一步步引诱你转账、汇款,或者让你登录钓鱼网站,骗取你的钱财。
骗子利用“伪基站”群发积分兑换、话费充值优惠、信用卡升级等虚假短信。用户点击含有木马程序的网址链接后,骗子便会盗取用户手机中的网络社交账号及网银支付账号,从而实施诈骗犯罪。
传统的赌博转移到网络,组织者会在后台通过技术控制的权限,开始让你小赢几把,接着就会让参与者陷入越赌越输的深渊。
骗子会在网上发布招嫖信息,并附上露骨的性感照片,吸引好色之徒。一旦有人上钩,骗子会立即承诺服务内容,而后通过各种忽悠手段,让其预交订金。
近日,泉州市安溪县城厢镇某小学的家长看到班级家长群里“老师”发布一信息:“寒假期间如没有复习资料,学生在家无所事事,必会影响成绩。99元(共3科)这套资料,作为下学期第一轮复习使用,收到通知的家长请点上面那个群收款交费,我好统计名单。”
由于发消息的人微信头像以及姓名与班主任完全相同,加上“班主任”又特地要求家长不能私下转账,不少家长便直接通过骗子发起的群收款进行转账。没过一会儿,真正的班主任在群里澄清,称有人冒充自己行骗,提醒家长们不要转账。尽管班主任及时发现后制止,但短短时间内仍有19名家长被骗。
安溪警方对诈骗套路进行了解析:一是浑水摸鱼,先入群组。骗子通过微信或是QQ直接搜索“班”“班级群”等关键词,挑选未设置进群审核要求的群组进群;部分家长、老师微信、QQ曾经被盗,骗子利用号主操作找回的时间空隙,拉自己的账号进群;骗子在各大游戏平台发布“免费送皮肤”“免费送宝物”之类的假消息,引诱学生上传班级群信息截图,从而通过伪装学生家长的方式进群。
二是暗中观察,混迹伪装。骗子进群后,并不会第一时间发布诈骗消息,而是先会筛选群内成员,抓住各类漏洞,更改网名为“XXX爸爸”“XXX妈妈”,从而混迹在群组内暗中观察。由于群内成员众多,老师一般也不会太过关注成员变化。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骗子已基本掌握群内成员之间的关系,了解到哪位老师是班主任,哪位老师经常发起群通知,以及该老师上课和群内发言的大致时间。
三是复刻身份,完成诈骗。利用好事前“踩好点”的时间段,骗子迅速复刻老师微信、QQ账户,从头像到昵称统统更换为与老师一致,进而假冒老师在群组内发布“缴费”信息,并且要求家长们尽快进行转账支付。
设好卡。微信群务必将“群聊邀请确认”开关打开,在收到家长进群申请后,老师应打电话向该学生家长进行确认,确认无误方可允许其进群。QQ群的管理员可以在“群聊设置”里面,点击“管理群”按钮,里面找到“加群设置”的三个功能设置选项进行设置。假如所有家长已经入群,可以将群设置为“不允许任何人加群”,更加安全。
改备注。家长可以将老师昵称设置得尽量复杂,避免使用“姓氏+老师”的通用格式,这样能一眼看出信息发布人是否为真实的老师。
缓打款。遇到老师发布缴款要求时,要先打个电话给老师进行核实,如果无法与老师取得联系,则暂时不予转账。
快报警。如果确有家长一时不察,已向骗子转账,请第一时间拨打110或96110,公安机关将立即进行拦截止付,尽全力帮助家长挽回损失。
勤宣传。广大师生及家长应时刻提高警惕,可阅读学习公安机关发布的反诈宣传知识,提高自身防骗能力。
原来,小余在春节期间沉迷于一款游戏,并在游戏中添加了一名陌生人为微信好友。对方在得知小余有购买高等级游戏账号的意愿后,主动提出要将自己的账号低价卖给小余。小余见对方提出的卖价仅100元,便欣然同意,然而,当完成转账后,小余却联系不上对方,此时小余才发觉被骗。
无独有偶,家住安溪龙门的小龙(化名,13岁)也遇到了买卖游戏账号诈骗,在支付600元后,骗子消失得无影无踪,无奈下小龙只好将情况告诉父母,并在父母陪同下到派出所报警求助。
这样的案件还有很多,由于金额较小,并且很多学生不敢让家人知道,因此在被骗后往往有学生会选择认栽了事。在此警方提醒,广大家长需教育小孩提高防骗意识,保护好个人信息,不在网络上发布自己或者家人的情况信息;另外不要轻易相信网络不实信息、不参与未经证实的群聊等;由于孩子缺少辨别能力,且容易冲动消费,家长不要轻易让孩子知道支付密码,不给骗子可乘之机。
近日,家住安溪县湖头镇的小陈(化名)向警方报警求助,其称自己被一游戏平台客服骗了近6000元。
原来,小陈的弟弟前不久在一款游戏中充值了1000元,家人得知后,要求小陈弟弟设法将充值的钱退回。小陈当即帮弟弟联系客服,然而,智能客服却显示,退款申请需在元宵节后才能受理,且退款顺利的话前后也需近一个月的时间。
随后小陈在搜索网站中找到了一个自称是该游戏“人工客服”的电话进行求助。拨通对方电话后,对方表示,可以立即为小陈受理该退款业务,但需要小陈证明其账户为正常使用的账户,证明方法,便是向其指定的账户进行转账“验资”。小陈不疑有他,当即按对方的要求转账5900余元。然而,转账成功的声音刚响起,当小陈再次和对方联系时,这名“人工客服”早已消失得无影无踪。小陈这才发现被骗,随后向警方报案。
这是典型的冒充客服类诈骗,广大网友在联系客服时一定要擦亮双眼,不要轻信对方的说辞,更不能轻易向对方转账汇款!
“充1000元返300元”并且“充得越多返利越多”“早日实现财富自由”……小心,这很可能是骗局!
近日,安溪西坪派出所接到辖区学生阿华(19岁)求助称,其放假期间在家中通过网络广告添加陌生微信好友,对方称只要向其转账便可获得翻倍返利,涉世未深的阿华信以为真,当即通过本人的支付宝账户向对方转账1000元。然而转账一完成,当阿华再次联系对方时,发现自己已被拉黑。阿华此时才意识到被骗,随后报警求助。
在此警方提醒:年轻人一定要有辨别是非的能力,凡是涉及转账、汇款、扫码支付的,务必核实信息,把握不准的要和家人沟通,遇到诈骗更要及时拨打110报警。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