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特推: 无羁绊玩法自走棋《将熄之焰》正式版今日发售
搜索:
您的位置: 主页 > 国家建造师 > » 正文

“好人之城”——“衡”扬“大雁精神”讴歌时代楷模礼赞凡人善举

浏览: 1365 次 来源:网友供稿

  “君子之所以为君子,盖将舍是而无以为立人之本”。400年前,王船山崇德名句,历经四百年依然璀璨夺目。

  “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夏明翰烈士矢志不移的理想信念、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感召和激励我们一代又一代的后来人。

  这种“崇德向善”的爱国人文精神,在湖南省衡阳历史文化名城长轴上,写就光芒万丈的篇章,温润着衡阳这片土地。

  近年来,衡阳市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思想入脑、志愿入户、文明入心”为宗旨,“衡”崇好人效应、“衡”扬好人精神、“衡”育好人文化,用“大雁精神”筑起“好人之城”道德高地,擦亮“衡阳群众”名片,全力打造“信仰坚定、崇德向善、文化厚重、和谐宜居、人民满意”的文明之城。

  近年来,衡阳市组织模范好人以“围绕核心、服务中心、关爱群众、造福社会”为目标,开展“到群众最需要的地方去,为民办实事”志愿服务活动,健全“三级”“月、季、年度”考评机制,建立“三访三办”体系,每个模范好人每月坚持“敲一次门、问一声好、聊一个话题”,秉承“慰问一人、温暖一户、带动一片”的帮扶原则,创建了“永远跟党走”“随手公益”等一批全省乃至全国叫得响的志愿服务品牌。

  据不完全统计,4年来,该志愿队组织开展公益活动12万余次,为老百姓销售农产品1800万余元,募款捐物达1000万余元,受惠群众达50万余人次,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7.7万余件;开展“永远跟党走”“十送乡亲”等理论宣讲活动4.2万余场次,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有效打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引领群众、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成为全省乃至全国理论宣讲“衡阳”名片,是当前衡阳基层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的重要探索和行动实践。

  目前,该志愿服务队荣获省级荣誉四项,国级荣誉两项。在中央、省市媒体新闻宣传达800余篇,其中89篇被中央主流媒体刊发转载。

  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为弘扬中国好人榜样精神伟力,在雁城这片土地上,以平凡铸就非凡,带动全社会向善向上向好。

  近年来,衡阳市建立了“四级纵向、两级横向”的模范好人推选机制,出台帮扶、礼遇措施,让“好人”政治上得荣誉,经济上得实惠,开展“十个一”“好人之城”工程,形成了“学好人、做好人、赞好人”的浓厚氛围。

  同时,以“文明有礼、诚实守信、互助友善、遵纪守法、创新创业、爱国圆梦”的“六好衡阳人”活动为载体,唱响“小城大爱”的时代主旋律,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鲜活起来,形成了衡阳独特的“好人现象”“好人精神”。

  截至目前,衡阳市获评中国好人43人(组),湖南好人287人(组),全国道德模范及提名奖8人,湖南省道德模范及提名奖21人,获评数量稳居全省前列。

  从盆景到风景,从风景到风尚,经过多年培育,“模范好人”已成为衡阳一张亮丽的名片,崇德向善内化为衡阳城市独一无二的气质。

  近年来,衡阳市弘扬“大雁文化”精髓,在全省乃至全国率先打造“为国尽忠、为职尽责、为家尽孝”“孝、诚、爱、仁”的“存善心、行善举、当善人、有善报”“好人文化”,挖掘蔡伦、王船山、夏明翰、罗荣桓等传统文化,成为衡阳崇德向善的共识和追求。

  截至目前,在全省乃至全国率先创建3527个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站、所)“好人善行义举榜”,开展“为国尽忠、为职尽责、为家尽孝”创先争优评选活动,推行“孝、诚、爱、仁”“四德榜”制度,以“身边好人好事”为凡人善举“树碑立传”,立榜样树新风,家庭美德突出“孝德”、职业道德突出“诚德”、社会公德突出“爱德”、个人品德突出“仁德”,让公民道德规范具体化、生活化,培育“好人”文化滋养生根发芽。

  伟大时代呼唤伟大精神,崇高事业需要榜样引领。中华传统的真善美,像空气一样滋养着雁城大地,描绘出衡阳“制造立市、文旅兴城”一幅幅环境美、人文美、风尚美的生动画卷。(谭春兰 刘雅伦 陈芬)

关键词: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 - 广告合作 - 网站留言 - 联系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