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每天海边徒步的习惯。沿着木栈道不知不觉会走到珊瑚贝桥,也许是受海湾内丰富食物的吸引,这里常年聚集着大量海鸥,成为东方影都的一道靓丽风景,走过这一地带,海鸥在头顶上下翻飞,盘旋鸣叫,人的心情也格外爽朗。
这是片富海,盛产蛤蜊、蛏子、海蜂子,周边很多居民都聚集到此下小海,相距几十公里远的胶州湾东岸居民很多也慕名而来,我和爱人也喜好下小海,是这里的常客。当海水退到低潮时,露出了大片海滩,我们随着人群来到泥沙混合滩涂,我不停地用小耙子把泥沙扒开,可以见到零星分布的小蛤蜊,把它们捡起用海水冲洗干净,顺手放进小水桶里。我和爱人显然是业余级别,挖到的蛤蜊较少,旁边常年下海的渔家妇女,则用更大的耙子,快速翻动泥沙,把沾满泥沙的小蛤蜊,用手划拉进一个网眼细密的网兜中,攒到一定数量,再拿到海水中冲洗,一会儿功夫就能收获很多。
观看渔家妇女下海真是一种享受,和我并行挖蛤蜊的一个妇女,挖着挖着发现了一个泥沙掩盖的洞口,她放下耙子,挽起衣袖,把手伸进洞里,她越挖越深,胳膊肘很快没入洞口,好像在里面探寻着什么,忽然她异常兴奋,更加大了探挖兴趣,接下来她把胳膊慢慢抽出洞口,手里攥着一个沾满黑色泥巴的大八带鮹,我非常惊奇。不一会功夫,她如法炮制,又挖到了几只。我自认为发现了门道,照着渔家妇女的样子,在海滩上找到多个洞口,挖了半天一无所获,看来识别八带鮹洞口的火眼金睛,不是一时半会儿就能炼成的。
更有意思的是海蜂子的捕获,海蜂子是一种类似于琵琶虾的海货。捕获者使用一种专用的不锈钢空气抽筒,空气抽筒开放的底部插入海滩上的洞口,快速拉起空气抽筒的内部活塞,洞里的海蜂子和泥水混合物瞬间被形成的负压吸进气筒里,海蜂子就被捕获了,由于洞口多种多样,真假难辨,很多时候并无收获,但此方法操作简便,效率极高,半天功夫,就能有小半桶收获。
我最喜欢在海滩上挖蛏子,先用铁锨铲起一层泥沙,经常会露出一些沙滩小眼,有些小眼就是蛏子的窝,接下来把随身携带的食盐,点撒在沙滩小眼上,几秒钟之后,沙滩小眼深处的蛏子向上跃起,这时要眼疾手快,用手快速抓住跳出洞口的蛏子,如果失手,蛏子瞬间会钻入地下,任凭你再撒多少盐,蛏子也不会再次露出地面。挖蛏子一年四季都可进行,常挖不厌。
这片海曾是各种鱼类活动的密集区域,三四十年前,当地渔民用船把大网撒在离岸边不远的大海里,几十个渔民分别拽住渔网的两头在岸上拉大网,据说有时一网能拉到几千斤鱼获,拉大网成为那个时期附近渔村日常的渔业生产活动,近些年来,野生鱼类资源越来越少,拉大网已成为历史记忆。但这片海仍有较多的小型鱼类活动,每年的春秋季节,许多垂钓爱好者在沙滩上挥竿垂钓,经常能钓到沙板和黄鱼,沙滩上整齐排列的密密麻麻的钓竿,在晚霞的映照下,也是一道美丽的风景。
这片海滩还是多部电影拍摄的外景地,沙滩上经常可以看到拍电影搭建起的设施,摄制组跟走马灯似的,走了一波又来一波,蔚蓝的大海,金色的沙滩,新颖的珊瑚贝桥,时尚的星光岛,到处都是电影拍摄取景的优质资源。
我有很深的大海情结,几年前受到这片大海的吸引,选择把新家安在此处,每天早晚两次行走在风景如画的海边栈道上,时常有种休闲度假的感觉,海滩上丰富多彩的渔家劳动体验,为我增添了许多乐趣。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