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四年来,深圳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深入推进。从不断涌现的科技创新平台,到不断“扩容”的基础设施新通道,再到不断深化的机制、规则衔接进程,深圳聚焦关键领域和重点环节主动谋划、积极作为,着力服务港澳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取得新成效。
组建70多个研究团队,总人数超过900人,发表300多篇学术论文,在脑科学基础研究领域取得了一系列原创性成果——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与香港科技大学共同牵头建设的深港脑科学创新研究院成立三年多来交出“成绩单”。目前,该院牵头建设的脑科学技术产业创新中心,已经吸引近50家企业和科研团队,部分企业的融资规模超过10亿元人民币。
除了莲塘/香园围口岸,多个深港要素跨境流动的“主动脉”正在升级转型:沙头角口岸已开工建设,连接香港和内地历史最久的“第一口岸”罗湖口岸正在推进改造升级前期工作,而皇岗口岸重建项目已进入基坑施工阶段,新口岸将衔接香港北部都会区及新田科技城规划,并推行具有深港特色“合作查验、一次放行”等高效便捷查验模式。
立足大湾区枢纽定位,深圳也在加快打造畅达互通交通运输体系。深港直升机空中航线复通,深中通道建设进度条不断刷新,深江铁路深圳段首桩正式开钻,深汕铁路全面开工建设,深惠城际、穗莞深城际等项目建设稳步推进,深圳机场三跑道建设如火如荼、雏形初现……未来,深圳还将用不断延伸的立体交通体系,构造与其他湾区城市的“1小时生活圈”。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