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一句话叫做养儿防老。乍一看我们都会下意识地认为说这句话的人很重男轻女,但是结合中国的历史与现状,我们不妨思考,出嫁的女儿是不是大部分随丈夫生活,一般只有逢年过节才会回来探亲,而儿子即使结婚生子,也基本是在父母身边。
孙大妈和李大妈都是50岁出头的中老年人,她们俩在年轻的时候都响应国家政策,实行计划生育,都只生了一胎,唯一的区别是孙大妈生的是儿子,而李大妈生的是女儿,现在20多年过去了,她们也遇到了不同的问题。
孙大妈的儿子已经结婚生子了,有了自己的小家庭,虽然不跟孙大妈同住,但是就在一个小区,孙大妈随时可以见到儿子孙子,一周总有几个晚上一起吃饭的,孙大妈和老伴都觉得这样的晚年生活还真不错。
但是李大妈就不一样了,女儿上大学是在外地上,毕业后也是在外地工作,现在结婚了嫁的也是外地人。一年到头,只有逢年过节的时候,女儿才能回来看看李大妈,还来去匆匆的,平时想见只能视频,李大妈总是唉声叹气,但是现实都如此了,无法改变也让人很无奈。
在中国的传统中,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在现在看来是比较过分的说法了,但是大部分女儿出嫁后,顾及娘家、陪伴父母确确实实是比较少,这是不可否认的,所以生孩子只生一个女孩,刚刚开始确实是比较轻松,但是后期将面临3个很现实又无奈的问题。
一般来说,家有孩子的家庭才会比较热闹,就算还没有孩子,人多一点也会热闹一点。而只生了一个女孩的家庭,在女儿出嫁后,家里就只有两个老人,那么家里就很冷清,毫无生气,特别是过年过节,别人家都热热闹闹的,那么这个时候不免会有点感伤了。女儿远嫁他乡的话,情况就更加严重。
只生一个女儿的家庭,女儿出嫁后,自己和老伴年老后养老也是一个问题。女儿和女婿就算孝顺,也要考虑双方的父母,而作为岳父岳母,肯定不愿意去女婿家养老的,而且四个老人同住也容易产生矛盾,但是自己住又没有人能够照顾,这个时候养老就是一件麻烦事情了。
按照中国老人的思想,年老了就喜欢儿孙绕膝下的场景,对天伦之乐有本质的向往,但是如果只生了一个女儿的家庭,即使生活无忧,但是这种乐趣可能都比较难实现,毕竟外孙更多的生活在他爸爸妈妈身边或者爷爷奶奶身边。
不管是否选择只生一个女儿,我觉得这都是个人的选择,不能一概而论,也有很多只有一个女儿的家庭,他们晚年也过得很幸福的。关键是子女要孝顺,家庭关系才会和谐。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