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营区,亓飞来到连队荣誉室,凝视一张张照片、一件件文物。穿越炮火硝烟,回望英雄足迹,对照先辈精神复盘找差距,是他一直以来的习惯。
“这把大刀,是一位前辈在抗战年代使用过的,时光留下锈迹,但‘钢刀利刃’精神永不褪色、流传至今。”亓飞说,“今天,我们苦练杀敌本领,就是为了传承血性荣光。”
亓飞指着一组黑白的战斗照片介绍说,随着抗日战争形势的变化,中央军委指示129师深入开展游击战争,该连前身部队随之进入中原大地。
长时间的敌后战斗和补给缺乏,战士们的军装磨破,手中武器只剩“汉阳造”,战斗艰难时只得用大刀、斧头保卫抗日根据地。卫河支队先后参加几十次战斗,官兵付出巨大牺牲,最终以“钢刀利刃”般的顽强毅力完成拔掉伪军据点等任务。
2017年,随着军队调整改革,连队由炮兵连转型为特战连。人员转隶重组中,一批新鲜血液融入这支英雄连队。然而,连队官兵阅历不同、专业不同,如何将新队伍锻造成一块“整钢”?
时任指导员孙宝超带队,从连史中寻找答案——走访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重回连队战斗遗址,一幕幕壮烈的场景浮现在眼前。
返回单位,孙宝超走进荣誉室,从连史故事中寻根破题,将所闻所感凝炼成一场场别开生面的主题教育课,激发官兵扎根基层、干事创业的内在动力,在新征程上续写“钢刀利刃”精神荣光。
“铁血锋芒,永不卷刃。”孙宝超告诉记者,在先辈战斗精神的激励下,官兵们对连队的认同感、归属感不断增强,练兵备战热情高涨。彼时,部队迎来换装,大家研装备、强本领,探索战斗力提升新路径,在调整改革当年就形成了战斗力,成为全旅转型发展的“先锋”。
那年,在上级组织的比武场上,一支代号为“钢刀利刃”的侦察小队,以优异成绩赢得2个单项第一、1个集体第一,交出了一张崭新的转型答卷。
翻开该连连史,记者发现,该连2020年至2022年连续3年被评为“四铁”先进连队,2022年被战区陆军表彰为军事训练先进单位。如今,“钢刀利刃”精神已融入新一代官兵的血脉。
近年来,该连在完成国际维和、跨区演习等大项任务的同时,持续向备战打仗发力用劲,多次执行险难任务,先后探索总结出一批新战法,聚力锻造全时待战、随时能战的新质铁拳。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