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特推: 有关安(ān)如(rú)泰(tài)山(shān)真的还是假的?
搜索:
您的位置: 主页 > 一级建造师 > » 正文

吴兵与周斌具体情况是什么?

浏览: 1365 次 来源:网友供稿

  “对无辜平民进行的袭击,不是恐怖袭击?”一位读者在观察者网文章《请问纽约时报,死多少平民才算恐袭?》下留言评论。新疆乌鲁木齐“522”暴恐案后,历来标榜“职业素养”的西方媒体又一次对恐怖袭击含糊其辞。此前,CNN、BBC等外媒在报道昆明暴恐事件时,给“恐怖主义”打上了引号。上周,《纽约时报》驻京记者狄雨霏撰文称,“乌鲁木齐是躁动不安的中国新疆地区的首府,警方将此次事件称为暴力恐怖袭击。”《纽约时报》仍不肯在报道中承认“恐怖袭击”,又一次熟练地加上了引号。

  面对西方媒体的阴阳怪气,中国网友也不再是一味地谩骂,经过数次洗礼,他们也可以看出《纽约时报》的一些门道。“美国真正的言论自由是政治正确,其它都是假的,《纽约时报》不过是美国的爪牙,根本不是什么所谓的自由媒体。”网友“稳健的平民”说道。

  也有网友调侃起《纽约时报》所谓的“专业主义”:“对于中国的报道,《纽约时报》其实无时不显露出它的专业主义。”

  国内曾有媒体人为此进行“科普”。财新网驻伦敦记者倪伟峰认为,《纽约时报》只有在“恐怖组织宣布为袭击事件负责”或“官方机构对相关组织和个人定性”的情况下才会使用“恐怖分子”一词,否则只得加上引号。最能展现“专业性”的是,所谓的官方机构也必须是报社“信任的”官方机构。

  西方媒体的“专业性”令人敬佩,中国网友大呼,中国媒体要学到人家的精髓:“美国主流媒体在捍卫美利坚利益上是坚定的,它无义务也不会高尚的为中国发展创造宽松的舆论氛围。我们媒体要更好的向它们学习如何捍卫国家利益!”

  提起西方对华的双重标准,《环球时报》曾在其社论中进行解释,“中国新疆地区之前发生的所有暴恐事件大概都不能算恐怖主义,只有在欧美发生的杀戮平民行径才是恐怖主义。” 2013年5月,英国伦敦发生当街砍杀士兵的恐怖袭击。英国首相卡梅伦立刻将其定性为恐怖主义行为。“英国坚决打击暴力极端主义和恐怖主义行为,我们绝不会对任何形式的恐怖主义行为让步。”卡梅伦表示。

  全球最具影响力的媒体搞“双重标准”,网友“哥_无语了”认为,如此行事,会渐渐无法服众,“老美能有今天,称霸不到百年就露出疲态,除了嗜血贪婪之外,,一个主要的原因就在于它总是搞双重标准,这样没法做老大,没法服众,所以,现在越来越多的国家不把它当回事了。”

  有网友翻出狄雨霏之前写过的报道,表示其文章“总让中国人不舒服”。在《中国大使:泰国应有更多中文旅游服务》一文里,这位在中国生活10余年的《纽约时报》记者称“小孩在公共场合大小便在北京很常见”。

  涉疆话题最能触动狄雨霏和她同事们的“兴奋点”,即便在新闻背景资料中,也要硬嵌入一些信息进行暗示。在一篇名为《联合国安理会谴责昆明恐怖袭击》的报道中,她认为中国应将暴恐事件归咎于中国政府的新疆政策,她将其总结为“压迫政策”,并指出,中国政府急于让世界承认昆明暴恐事件定性为恐怖主义行动。此外,她在多篇文章中强调,维吾尔族人使用“突厥语系”语言。

  乌鲁木齐“522”暴恐事件发生后,39名无辜群众遇难,94人受伤。伤者中,维族大妈沙热古丽沙依提表示,自己被一位好心的汉族出租车司机送到了医院。“谁愿意发生这样的事情呢?现在生活特别好,有低保有房子,还有什么困难呢?政府照顾我们特别周到。” 沙热古丽沙依提说。

关键词: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 - 广告合作 - 网站留言 - 联系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