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元谋县连续强降雨防汛形势严峻,为提高广大群众的防汛救灾意识,增强应对洪涝灾害的能力,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凉山司法所积极行动,全面开展防汛救灾普法宣传活动,以法治力量为安全度汛保驾护航。
精心组织,织密救灾抢险安全网。加强组织领导,明确工作责任。4个村委会分别成立了防汛救灾应急值班值守、隐患排查和灾情核查、普法宣传工作专班组,明确职责分工,确保救灾抢险和群众安抚工作有序推进。同时,加强与其他相关部门的沟通协作,形成工作合力,共同做好防汛救灾和普法宣传工作。
压实责任,确保各项工作有序推进。一是落实干部挂包制度。每个地质灾害点落实一名班子成员,每个转移安置点均由乡村干部落实“一对一”包保。落实“两把锁”制度,由干部对转移群众的空房上锁。落实卡点巡逻制度,同时在地灾危险区域主要入口设置警戒卡点5处,安排专人24小时值守,并组织巡逻队对已转移区域进行巡查。二是加强宣传教育引导。通过利用安置点广播反复提醒以及带领群众现场开展警示教育等方式,及时发布防汛救灾法律法规、政策解读、安全提示、应急避险知识等信息,面对面为群众讲解在汛期如何保护自身安全、遇到险情时如何正确应对以及相关法律责任等内容,解决“干部着急害怕,群众不急不怕”的问题,实现“要我转移”到“我要转移”的转变,坚决防止已转移人员在危险解除前擅自返回。三是加强预警提示。及时转发气象部门预警气象信息到村小组48次,开展应急广播播放气象预警提醒群众45次。
下沉企业,筑牢政企安全网。工作人员深入生产一线,了解核实辖区内各家企业生产受灾情况,并结合企业实际情况,讲解防汛救灾对企业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强调企业在防汛工作中的法律责任和义务,督促企业落实防汛措施,确保生产安全。
此次防汛救灾普法宣传活动,累计发放宣传资料500余份,开展各类宣传活动45场次,覆盖群众达2000余人次。通过宣传教育引导,在辖区内营造了良好的防汛救灾法治氛围,有效提高了群众的防汛救灾意识和依法应对能力。今后,凉山乡将持续加强防汛救灾普法宣传工作,不断创新普法宣传方式和方法,为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提供有力的法治支撑。
关键词: